第一百五十三章 柏葰案
肃顺听了这话,也不替柏葰说话,直接走出‘门’外,对等在外面的赵光说道:‘上谕是,情有可原,但罪无可恕!’
肃顺将两个词组这么一调转,整个意思就完全相反了。赵光看到圣上之意甚决,也不敢再劝,只能哭哭啼啼的到菜市口去给柏葰送行。
柏葰看到学生哭成这样,知道事情不好,当即就破口大骂,诅咒肃顺死无全尸。但是无论怎么骂,都不可能改变他的命运了,最终时辰到了,柏葰还是被一刀了结了‘性’命。
柏葰死后,六王爷极力主张厚葬。先帝杀了柏葰之后,也有些后悔,所以也就应了六王爷之请。就因为这事,赵光就对六王爷感恩戴德,成了‘恭王党’。”
听到焦佑瀛讲述陈年旧事,杜翰不仅感叹:“哎!柏中堂死的冤啊!自从隋唐开始科举以来,足足千年光景,从未有过一个一品大员因科场舞弊案而被处斩,柏中堂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啊!”
和六王爷结党,这是先帝最不能容忍的。这么一来,本来一件小事,却演变成了大案,咸丰爷就直接下旨处死柏葰。”
李明峰问道:“那赵光和柏葰是什么关系?”
杜翰在旁边说道:“赵光是柏葰的学生,赵光能有今天,全凭柏葰的全力提拔。当时朝中就有人开玩笑,说柏葰待赵光比待他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要好!”
焦佑瀛也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也听过这样的玩笑。
“到了行刑那天,人都压到菜市口了,当时柏葰都没意识到自己死到临头。实际上,我们也没想到能有这个结果。咱大清的惯例,一般除了***谋逆之外,一品大员都是可以免死的。
“这么说来,刑部的两位个尚书都会为文祥、宝鋆开脱?”李明峰才不管柏葰是否冤枉,他最关心的还是崇文‘门’的案子。
照往常,即便被问了死罪,人被压到菜市口待斩,在问斩之前,皇上都会派人送来特赦令,俗称驾帖。驾帖一到,死罪全都改为流放。
柏葰当时都已经叮嘱家里人了,抓紧收拾行礼,准备到新疆去。但是,先帝认定柏葰‘交’结恭亲王,所以在是否下驾帖一事之上,犹豫不决。
赵光是刑部尚书,当时就在法场之上,他看到时辰不对,生怕驾帖送的晚了,所以连忙入宫去请先帝下驾帖。
奏折送进了宫里,当时先帝正和肃顺在一起,看了奏折之后,先帝想起了柏葰昔日的好处,叹了口气道:‘罪无可恕,但情有可原!’
假如当时在先帝身边的人是和柏葰不错的大臣,他只要顺着说皇上的话几句,就能为柏葰争得免死的驾帖。但是坏就坏在,当时是肃顺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