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八章 决战前夕(上)
当天下午,李续宜就带着数十个心腹亲兵匆匆赶往湖南。他麾下的湘军,则划归曾氏三兄弟麾下管辖。
李续宜躺在‘床’上哭了半响,然后才缓缓的说道:“大帅,续宜暂时不能再为您效力了!”
中国从汉朝开始,历代都是以孝治国,清代也不例外。官员的父母一旦去世,官员需要丁忧,也就是回家给父母守孝。这一守,就是整整三年!
清代更是有明令,若是有官员敢隐瞒父母去世的消息而继续为官不丁忧的,一律罢免,永不录用。李续宜的母亲去世,按制度,他应该回家守孝三年。
曾国藩走到‘床’前,拉着李续宜的手道:“续宜老弟莫要过度悲伤,人死不能复生。若要让老人家安心,你应当建功立业,为老人家争光。虽然你按制应该丁忧,但是还有夺情一说,我会为你上折子说明的。”
夺情,字面的意思就是夺去常人的感情。实际上一般是指官员有非常重要的任务在身的时候,可以免除丁忧。忠孝不能两全,忠为第一,孝为第二,李续宜现在担负有统领大军剿灭叛党的重要使命,于情于理,都可以采用“夺情”的方式来免除丁忧。
众人笑‘吟’‘吟’的看着两人,心中都暗想,又有好戏看了!
甚至有一些将领,已经准备在‘私’下里开盘聚赌了。
正在这时,营帐外面跑进来一个士兵,到李续宜的面前,递给李续宜一封信。众人见状,都很惊讶,什么紧急的事情会在这时候送来?
不过,众人都知道,这应该是‘私’事,若是军务,肯定要先汇报给曾国藩知道,然后才会送给李续宜,即便是李续宜军队内的事情也是这样。
“啊!”李续宜当场就打开了信,只看了一眼,就大叫一声昏倒在地。
现在天京即将攻破,天大的功劳正等着众人呢,李续宜兄弟跟着曾国藩出生入死多年,曾国藩不忍心让李续宜因为丁忧而失去立大功的机会。
“不必!”李续宜低声道,“家里肯定还等着我呢!娘就我和大哥两个儿子,大哥在三河镇殉国,现在就我一个儿子了。家里连个主持丧事的人都没有。父母生我,养我,我怎么能为了盘桓在此,而失了孝道?”
李续宜也知道曾国藩的意思,是想让他在此分功,但是对李续宜来说,他更看重的是孝道,而不是功劳。
并且李续宜已经做到了湖北巡抚,官居正二品,将来再熬几年资历,做一任总督或者尚书也不难。总督、尚书再往上就是大学士、太傅等职了,李续宜行伍出身,大字不认得几个,不可能做大学士或者太傅,所以这次就是再有天大的功劳,也不能让他再进一步了。
曾国藩、李明峰、李鸿章等人也跟着劝了几句,但是李续宜就是不听,坚持要自己回家守孝丁忧。老李等人见状,知道李续宜不是作假,乃是真心,于是也就不再劝了,由着他去。
众人见状,大惊失‘色’,纷纷上前将其扶起。曾国藩捡起掉在地上的信件一瞧,也是一惊,低声惊呼:“是老太太病故了!”
众人闻言,心中感叹,怪不得李续宜反应对这么大,原来是老娘去世了。
众人将李续宜抬到‘床’上,又传了随军的军医,忙活了半响,李续宜才悠悠醒转。清醒之后,李续宜痛哭不已。众人也跟着又是劝慰,又是哀叹的,李明峰在旁边看的也眼泪哗哗的,比众人都要用情。
老李也是触景生情,从他穿越以后,再也没有见过父母,而且恐怕今生今世也见不到了。想到这个,老李岂能不悲?
李明峰这么动情的哭,将李续宜感动够呛,认为老李果然够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