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骑 > 第二九八章 大阅兵

第二九八章 大阅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赵赞道:"元帅猜的不错.南方诸国,以齐最强,以越最富.吴越钱氏,占有苏,湖,秀,杭.尽是鱼米之乡!钱氏以‘保境安民,休兵息民’为国略,重视农桑,兴修水利,立国三十余年.国有十年之积,公私仓库都有盈余,因此粮价平贱.区区数十万石粮食,不在话下."

苏就是苏州,湖就是湖州,秀是后世的嘉兴,杭即杭州,不但是产粮大州,而且有巨额的余粮.

张迈道:"吴越有余粮大家都知道,你有能力运粮大家也都知道,只是你为何会储备那么多的粮食?你的人马可用不了那么多."

赵赞笑道:"臣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这粮食原本不是为元帅准备的,臣的仓储本来只有二十万石之积,但看到河北,山东因石敬瑭的横征暴敛而影响了民生,农事颇误,料想来年可能发生饥馑,到时候北方粮价必定高涨,所以诱使江南商家运粮北上,是想趁机赚上一笔的.不意元帅却推行免税令,此令虽不能彻底改变山东河北的困境,但来年粮价必不如臣预料的高了.但我知道元帅有数十万大军南下燕代就食,那点小钱不赚也罢,干脆运粮北上,以济元帅之急."

张迈笑道:"原来如此,但那怕也不是一笔小钱,六十万石粮食,那可让你可少赚了不少."

"粮食?"张迈眼睛一亮:"你手头有粮食?"

自漠北征伐以后,天策唐军开始暴露出许多明眼人都看得到的弱点,其中最严重的一项就是钱粮匮乏.

钱也就算了,天策重工商,随着商道的通畅,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如今甘凉那边郑渭已缓过气来了,东枢这边,到明年估计也能实现收支平衡,但粮食的问题却难解决.

经年的战争使得河北困乏,中原残破,豪强之家尚有余粮,黎庶之家就都是饱一顿饥一顿了,在农业技术尚未实现根本性突破之时,古人那"积三年而有一年之储"的判断基本无法推翻,在农畜业有了长足发展的甘凉地区,靠着蓄力发达地广人稀,丰收年一年可以有一年之储,平年则有半年之储,这个积累速度算是提升了三成,但在河北,以现在的情况而言,张迈估计至少总得缓个三年,才能让自己有力气再打一场大仗将契丹的残余势力灭掉!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张迈很难忍受契丹在自己的眼皮下舔伤口休养生息,如果不是被中原的境况拖住后腿,张迈早就点兵冲出榆关了.

但现在赵赞竟然说他手头有来自南方的粮食,这就不能不让张迈动容了.东枢辖境之内种出来的粮食,大部分还要就地消化的,河中和西域地区只能输送财富,没法输送粮食,但如果能从东南海路运粮,那就都是额外的了,运得来多少尽可入仓.

赵赞道:"这是冥冥之中的天意,这六十万石粮食乃是上天赐于元帅,不过借赵赞之手罢了."

范质听得点头,符彦卿则暗暗赞叹自己这个堂外甥会说话.

张迈却道:"你的粮食既是商买,那我不会白拿了你的,我不能为子孙开下这样的恶例.该花多少钱买,回头派人清楚结算."

赵赞见张迈不肯接受自己的馈赠,反而有些担心,又听张迈道:"这六十万石粮草可应我今年之急,但河北与山东要想在不影响民生的情况下支持我用兵,至少还得休养两三年.如今契丹形势渐稳,我等不了那么久!来年你可能再为我运一批粮食上来?"

这一百多年来,南方动乱远较北方为少,就是过去几年北方的连番大战,对江南的经济也几乎毫无影响.倒是丝绸之路的重开,反而对江南的经济起到激活的作用.但粮食不像奢侈品,既是大宗商品又是战略物资,由于交通的阻隔.过去几年天策再有钱.也没法用西域运来的宝货去换江东的稻米,就算吴越商人有这个心也运不过来.

赵赞说道:"如今风向不顺.洋流不顺,臣这次带到天津的船只,还需要押运其它货物,所以只带来粮食八万石."

张迈道:"那也不少了."

赵赞又说:"此外.臣在东海尚有积粮六十万石.只需元帅一声令下,愿意尽数押解入燕."

张迈大喜,旁边范质不免疑惑道:"登州莱州不是产粮地,赵东海哪来这么多粮食?"张迈笑道:"想必是来自江东."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