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那把阳光照射的椅子
郭绍听到这里,也觉得韩通说得有理。为了北伐,柴荣正在全力准备……上次王朴说最少要等一年大丰收,战争应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压力却早早就到来了。
董三妹低着头“嗯”地应了一声。
昨天早上,柴荣在大殿上还有一句话“谁为朕收复幽州时出力最多,朕便更倚重谁,绝不偏颇”,这应该不是在开玩笑。
“董三妹。”郭绍叫住了她。
郭绍不禁想:要是北伐时自己比赵匡胤的表现差得太多,情况似乎会变得很不乐观。
高怀德又道:“侍卫司虎捷军攻陷寿、濠,那功劳和对整个淮南战场的作用,并不比殿前司小;可咱们这么多人,军费不到殿前司一半。”他说罢笑道,“看来我们这些人是吃得少出力多,中用又省钱呐!”
郭绍听罢随口道:“比清虚还要小两岁,你少干点活,还有别人干。”
大伙儿一阵哄笑,纷纷看向郭绍。最要紧的一战是寿州之战,就是郭绍干的好事;一时间众将注意郭绍的眼色,已不是刚才那八卦异样的神情,便多了一些尊重和敬佩。他们总算想起来,郭绍为稳住侍卫司的地位作了不小贡献。
董三妹怯生生地说道:“今年十三岁。”
不过人们都忽视了一件事,那高怀德在攻打濠州之前还是殿前司铁骑军的厢都校,几个月前才被赵匡胤踢到侍卫司而已。
郭绍回到湖畔的房子,却见董三妹蹲在厅堂里正用劲擦着一张桌子腿儿,旁边放着一只盛水的木盆。她听到有人进来,回头看是郭绍,也不做声,便把手里的抹布丢进水盆里,端起来要出去。
郭绍叫住她,却不知道说点什么好,因为平时很少和这小姑娘说话。他便随口问道:“你多大了?”
韩通瞪着眼睛、冷着脸道:“别高兴得太早,官家调马增军费,不是要把大伙儿养胖!一旦北伐,我等必不能负官家厚望!”
却不知她知道这些事没有,很可能已经知情。就算玉莲等人不会多嘴,这后园里还有些干粗活的妇人。董三妹虽然是个丫鬟,但是郭绍亲手把她从河东带回东京的,年纪小又很可怜,而且在府上已两年多;郭绍现在入乡随俗不是把每个人都平等相待,却对董三妹不一样,有点把她当小妹妹一样看待。
众人纷纷拜服。
郭绍想起她爹被杀了、二哥犯死罪在大牢,全家就剩她这么一个,心下觉得很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