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唐仓
路上迎面走来一个赶着水牛的农夫,罗彦环一行前头的罗家老头就用极其浓厚的方言腔调招呼:“哥子!最近听说过麻衣道人打这儿过不?”
只不过太和庵在青泥岭,已经过凤州、在更南面了,路比较远,所以道姑来往逗留花费的时间比罗彦环等人还长。
他们到凤州地界已经快一个月了,也找到了多年前从河东迁徙到凤州唐仓镇的罗家族人,随行的一个老头和一个半大小子就是派来送他们出山的罗家人。
随行而来的尼姑就是青泥岭太和庵的尼姑,主持亲自派遣送行的女尼。当地人迷信觉得尼姑庵不太吉利,所以太和庵的香火一直很差,已经处于万般节俭也无法维持生计的境地,眼看快到遣散庵尼的地步;去年京娘从蜀道上过,夜宿庵中,正好她刚从蜀国花蕊夫人那里弄到一笔丰厚的钱财,便慷慨解囊帮助太和庵主持;佛道之间便抛弃成见,竟结下了一段友谊,实在有些稀奇。
罗彦环一行五个人正在一处叫梨树沟的地方。罗彦环、两个亲兵,加上一老一少两个老罗家的人;这梨树沟的位置在唐仓镇北边;而唐仓镇在蜀道西侧的秦岭山沟里、并不在通衢大路上。
一阵对答之后,大伙儿就和农夫擦肩而过,农夫手里拿着一根梨树枝,一边赶牛,一边回头又看了他们几眼,可能觉得罗彦环等壮汉有点奇怪吧。秦岭山区里土地贫瘠,百姓里哪里容易见着罗彦环等高大壮实的汉子?
大伙儿在散关继续逗留了好几天,终于等到了京娘的随从返回。她们却比罗彦环迟了七八天。
罗老头道:“二小子得了怪病,要是找得到麻衣道人,想让他给看看。郎中不管用,看过好多个啰!”
一行四人,两个女道是京娘的随从,还有两个光头尼姑。她们都背着一种木架行囊,木架向上支出形成一道遮蔽的桐油布,可以遮太阳和小雨,倒是省出打伞的手来。
“没哩,这种神仙一般的人,一顿在这儿、一顿在那儿,不好找哈。你们找他看相?”农夫慢悠悠地说起来,兴致勃勃的样子。
这些妇人直接走的陈仓大路,路过散关径直就碰到郭绍京娘等人了。
罗老头只得又按照罗彦环教的话回道:“老儿在唐仓镇听说,他最近从这边过了,有人还让他给看过相,你们没听说?”
郭绍照样亲自接见,两个女道,一个黑壮粗妇、另一个三十出头脸上又点雀斑的妇人,郭绍都认识,一路从中原过来的京娘随从;另外两个光头尼姑却是没见过,一个中年人一个好像才十几岁,长得都很瘦小。
不料那农夫居然听说过麻衣道人,便长声幺幺地嚷道:“麻衣道人呐?老哥得去峨眉山看看在不。”
寒暄了一阵,郭绍才明白情况。女道士和带回来的尼姑在蜀道上几乎没被关卡滞留,尼姑有蜀国的度牒,加上是妇人,军士一般不会为难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