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壮士【六 上】
看到薛景仙脸上隐隐带着不甘之色,笑了笑一下,他继续补充道:“想必薛大人日后难以再有亲自上阵杀敌的机会。今日的收获,该算在王某名下的,就全送给薛大人吧!难得有人从长安来,总不能让你两手空空回去!”
这神态倒有几分封常清的味道了,令薛景仙忍不住微微一愣。随后,便笑着调侃道:“我记得王将军今年还不到二十岁吧,怎么就像活了好多年的老狐狸一般?!”
“这怎么成!不行,不行!”薛景仙被王洵的慷慨吓了一跳,赶紧连连摆手,“你肯让我跟着沾光,已经是仁至义尽了。薛某即便再不知道进退,也不能抢你拿性命换来的功劳!”
“是福是祸,倒也难说!据传言大食也算万乘之国。不会因为一场胜败就轻易认输!”王洵摇摇头,微笑着回应。
“薛大人不必客气!”王洵有心成全对方,笑着摇头,“临阵斩将,我已经立下了一件大功。足够报答朝廷的破格提拔了。今日即便再砍下更多敌人的脑袋,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况且王某刚刚才连升三级,哪怕此刻立下天大的功劳,官职还能升到哪去?”
封常清对此怒不可遏,当着全军将士的面,痛斥了几名应对失当的核心将领。随后的分兵追逃过程中,王洵便表现得异常小心。宁可少收获一些首级,也不肯把敌人迫得太急。
京师官场中很难藏住什么秘密,除非其干系实在太大,可能导致人头落地的那些。而王洵被破格提拔的事情,显然不属于此列。况且皇帝陛下已经很多年没有重点关注过一个勋贵子弟了,突然间对王洵青眼有加,没法不引起群臣们的格外瞩目。
这点儿,此人倒又得了封常清的真传。对麾下士卒性命珍惜得要死。根本不像个谈笑间取敌人首级的悍将。要知道古来慈不掌兵,杀敌三千,自损八百便是兵法大家。为了获取胜利不惜付出任何代价,才应该是为将者的最佳选择。
“也难怪陛下对此人另眼相待!”想到自己在长安城时听说的一个传闻,薛景仙忍不住暗暗点头。
正腹诽间,忽然又听见王洵笑着叹气,“薛大人是不是觉得,只要能将敌军多堵住一些,咱们哪怕损失几个弟兄,也是值得。可咱们安西军就这么点儿人。每条命都金贵得很。封帅曾经说过,哪怕用一名弟兄,换一百敌人,对咱们来说,也是笔亏本买卖。王某不才,不敢忘记封帅的叮嘱!”
壮士【六 上】
薛景仙几乎眼皮不眨地看完了整个过程,心中对王洵好感愈发浓烈。在长安中找寻门路的那半年多来,他可是于应酬场合见过不少世家子弟。但这些人要么眼高手低,只会夸夸奇谈地指点江山,真正做事时却拿不出半点儿章法。要么就是一味混吃等死,心中没有任何长远打算。而像王洵这般待人又谦和,做事又条理分明的,一百个里边也挑不出一个。
这话,在薛景仙心里倒是能找到许多共鸣,点了点头,他大声说道,“那倒是!咱们是大唐男儿,他们算什么?刚才那些话就当我没说,该怎么打,大伙还是听你王兄弟的!”
说罢,挥手叫来校尉魏风,命其带领二十名轻骑“协助”木鹿城少主苏适,一道押送俘虏回大营安置。然后吩咐方子腾去招呼弟兄们整队,朱五一带人去将缴获的战马当中,看上去骨架比较宽大的都拉出来,留作大伙的备用。待将一切都安排得差不多了,又转过头来向薛景仙做了个邀请的手势,一道跳上坐骑出发。
“再追上一程,差不多也该往回返了。”抬头看了看已经西斜的太阳,王洵笑着说道,“其他各路弟兄恐怕都已经收兵。一旦成了孤军,就轮到大食人追杀咱们了!”
“是么?”王洵自己倒是感觉不到自己身上那种已经与实际年龄大不相称的成熟,笑着咧嘴,“估计是安西的风沙大,吹得人容易显老吧!不说这些,大食人只顾着埋头逃命,人马都不得休息,体力肯定无法持续。趁着天色尚早,咱们赶紧再追杀他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