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思路
按理说,贾环想要出头,习武从军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是《红楼梦》中根本就没描述过贾家在军中有什么势力,倒是王夫人的兄长王子腾是什么京营节度使,按照前世的说法,好像还是一个大军区司令。
至于从文,贾府的文化气氛非常浓郁,就连几个女儿家都个个能识文断字,吟诗作对,而且还做的很不赖。
从文考科举,然后做官。
这条路似乎很不错,但贾环却觉得不怎么好。
首先,贾环自忖不是读八股做八股的人物,上学读书的时候,他对古文甚至比对鸟语还苦恼。
应该已经不是大明了,贾环隐约记得,《红楼梦》里出场过几次关于皇帝的描写。
其中一次,就是王熙凤说的“我真恨自己晚生了几十年,没能看到圣祖爷南巡时的盛景”,大明是没有圣祖这一说法的,除了清玄烨外,历朝历代,也没有哪个皇帝有那么厚的脸皮,敢尊称圣祖。
可是要说这个世界是满清,却也不对。
除却脑门子上的长发外,贾环记得,《红楼梦》里描写过本朝的赫赫武功,其中之一就是海晏河清,异族纷纷败亡。
要知道,清朝的统治者满族就是地地道道的异族。
他认识这些话里的每一个字,但却没有任何用。
那些玄奥无比的话语,让他左猜右猜都猜不透究竟是什么意思。
他不认为他重活一次后,就能猜的出这些天书的意思。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贾府中其他人不允许他出头。
想来这也是《红楼梦》在清朝成为禁书的一大原因。
不是明朝,也不是清朝,但《红楼梦》中的衣着服饰以及礼仪习惯却又有两朝的影子。
《红楼梦》的主调是抑武扬文的,因为已经是海晏河清了,自然要刀兵入库,放马南山。
不过对此贾环表示怀疑,根据金陵十二钗的判词来看,贾探春日后是要远赴河海,嫁给番王成为番王妃的,原因就在于南安公战败,她被南安郡王府的老太妃相中,收为义女,送去和亲了。
无论是荣国府还是宁国府,都是因为军功封爵。现在贾家的爵位也都是武职,一个一等将军,一个三等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