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明确的信号
至于剩下的川军,则全部发往关中,兴建屯田大营。
罗琤连忙上前,逐一向三人恭恭敬敬的施礼并敬酒,“见过老师!”
西川本土士族一举将东州士连拔起,重新走上了西川政治舞台,无不欢欣鼓舞。又见罗征信守承诺,并没有将关中和凉州的政策在西川强行推行,始才真正放下了心。
贾诩、荀彧、高顺连忙回礼,接过罗琤敬的酒喝了。
又以严颜为巴郡太守,命大将徐晃镇守鱼腹,川将张任守白帝。
“来来来,大家饮酒!”
罗琤是罗征的嫡长子,且罗征膝下只有一子,将来继承罗征基业的,也只有罗琤。能负责教导罗征琤,那就等若是太子太师,这是一种荣耀,也是莫大的信任。
成都,益州刺史官邸。
同样,三人心里也清楚,罗征已经开始为罗琤接班做准备了。
罗征当即班师回长安,西川士族结队送出二十里。
罗征也是没办法,只生下了这一个儿子,实在是再等不住了。拖的久了,难免会留下一些隐患,因此在西川之时,就已经下定了决心,准备回到长安就给出明确的信息,以安手下文武之心,同时也让某些怀有别念之人打消那些不切实际的念头。
三月,罗征以张松为益州刺史,费诗为别驾,王连为治中等,并大肆起用西川本土士族治理郡县,完全奉行了川人治川的策略,并未趁机安插心腹。
比如吴懿,再比如麋氏兄弟。(未完待续。。)
曹操同样雄才大略,也想治理地方,鼓励农耕,修缮兵甲,但罗征和袁绍却并不给他这个时间,只能不断的对外用兵,稳固边防,应付袁绍的大举南下。
把罗征教给三人教导就是第一步,而作为太子太师,将来贾诩、荀彧、高顺也将会成为罗琤接班最坚定的支持者,他们的后代也将会与罗琤站在同一条战壕内。
五月,西川稍定。
贾诩、荀彧、高顺皆神情严肃,郑重的接下了这份重任。
罗征采纳了贾诩的建议,没有派西凉军入川。但除了镇守西川门户的兵马,剩下的川军自然不能再留在西川,否则罗征入川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罗征扫了儿子一眼,沉声道:“还不上前见过三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