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都城的重要
不论从哪方面来说,对于抵挡外敌入侵都是十分有利的。
罗征负手在堂下来回踱步,脑子里流光一样的转着无数念头。
把国都移到靠近塞外的北京,国家的政事和军事中心同样也会移到北京。
足足踱了半个时辰,就在贾诩和法正站的腿都有点酸,快要睡着时,才道:“洛阳作为西凉军团的中心,虽然有利,但弊更大。就以长安为中心吧!”
明成祖朱棣将国都从金陵移到北京,控四夷而制天下,就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因为北方的边境时常受到异族的威胁,都城在金城,国家的政治军事中心也在金城,国家的大部分力量和军队集中在国都,这对于抵挡外敌是极其不利的。
西汉很强,特别是武帝时期,就算国民再怎么民不聊生,百姓吃不饱肚子,但至少大汉的军队是很强大的,塞外的游牧民族还不敢太嚣张。
立功的将士们越来越多,可供赏赐的草良和田宅越来越少。
罗征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他觉得的东汉的衰败,或许也有这些因素在内。
怎么办?
历史上的南宋就是个例子,皇帝和文武百官躲在杭州贪图享乐,只知道一味的和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割地求和,而不知奋起反抗,最终都做亡国奴。
贾诩和法正同时怔了下,都皱着眉头思索起来。
而都城建在哪里,也是影响国运兴衰和民族强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两人都是智谋超群之辈,很快就想明白了罗征的意图。(未完待续。。)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很好办,出兵去抢。
罗征对历史不精通,但也知道个大概。
这是个好现象,要保持下去。
要是皇帝和满朝文武都躲在金陵城里,只知风花雪月而看不到外敌的强大,如可能感受到压力,如何能让国家的力量凝聚起来抵挡外敌的入侵。
贾诩和法正站在一边,等着罗征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