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童子试(求推荐票)
县尊一高兴,又赏了周楠二两银子。可惜,这钱周楠一到手就分给了户房的书办们。没办法,身为师爷,要想手下人替你做事,总得给人些好处。你得了犒赏,咱们这些跑腿的是不是也该分润些?
就这样,周楠反又贴进去了几钱。他心中哀号:我现在好歹也是个正科级干部了,别人当老大都朝家里薅钱,我却好,反从家里拿钱出去。这个领导不好干啊,史杰人,直娘贼,你别再犒赏我了!
不过,也不尽是坏消息。首先,这个月的俸禄下来了。安东县现在是政治明星,上头觉得再克扣吏员们的俸禄不太妥当,于是当年那三石米足额发放。不但如此,前两月克扣的部分也补齐了。
看着满满一车大约六百斤米,周楠有点发愁:这么多粮食可吃不完,变卖了换成银子吧,今年淮安府大丰收,安东县又被免了赋税。米价低廉,只有往年的六成,卖了也可惜。
得,只得先堆在家里。
周楠松了一口气,骂道:“梅家三少爷梅朴不是在读书吗,他家去买书籍和文房四宝回家又有什么好奇怪的?阿大,我看你和你弟弟是同一个毛病,不懂得分析归纳总结手头的信息,什么消息都报上来,全是无用信息。
“是是是,四老爷责备的是,小人知道了。”
接下来几日,衙门中开始忙起来。原来,地里的稻子都已经黄了,已到了夏收季节,青黄不接的季节终于过去了。
朝廷的旨意终于下来,褒奖史知县在改田为桑一事上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并免去了安东现今明两年的赋税,至于往年的积欠,朝廷也发话了,帐目暂时封存。
被朝廷免去了两年的皇粮过税,百姓松了一口气,今年可算能吃饱饭了,这一切全拜史老父母所赐。在百姓口中,史杰人简直就是道德完人,青天大老爷。
周楠这一忙,倒将梅家的事情抛到脑后。
***************
城西,梅家大院。
“啊,啊,爹爹,娘,别打了,别打了,我听话,我要听话!”痛楚的声音从精舍中传来。
这让周楠小小的嫉妒了一下,此事的始作俑者可是我周楠啊,从头到尾史知县就是个摆设啊!怎么得名的却变成了县尊?
封存往年积欠的事挺繁杂,毕竟你得先总结出一个数字出来,才能禀告朝廷。户房的人手顿时不够了,报到史杰人那里去。史知县大手一挥,道:“让周楠去主持。”
自从周楠进了县衙之后,史知县已经习惯了当甩手掌柜。可怜周楠一个文科僧,现在却整天和户房的书办们泡在一起,将已经还给老师多年的四则运算重新拣起来,看数字看得眼花,打算盘打得手软。
同时,浙江的改土为桑新政也在如火如荼地推广,至于后来闹出什么乱子,又在朝堂里激起什么样的风波,那就不是周楠所关心的事情了。
史杰人一个小小的知县,在明帝国政坛上芥子般的小人物,这下竟小小地出了一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