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有两个选择
明朝实行两京制度,除了北京的中央政府之外,南京另外有一套班子,也设有六部。
在南京任职六部的官员通常有三种情形。一是,政治斗争失败,被政敌赶了过来,来一个眼不见心不烦。比如后来的海瑞就是太讨人嫌了,跪求你老去南京,别在京城叨逼;二是官员年纪大了,有资历高,到南京养老,上调一个级别,混个部院级好荣归故里;三是用来锻炼新人,让他们先熟悉中央政府的运作。
老唐刚取得一场空前大捷就被派去南京,不用想是被人整了,动手的人应该是严嵩。
严嵩的得意门生胡宗宪可是名义上的抗倭总指挥,在任人上多年成果寥寥,你唐顺之一出手就斩首一千多级,这不是喧宾夺主吗?
现在局面一片大好,正是摘桃子的时候,唐巡抚你还是去南京吧!
跟随在他身边,将来升官发财的机会还能少了。三片沙之战我虽然没有参与,却不能就此气馁,机会有的是。
现在唐顺之竟然撂挑子不干了,我怎么办?
周楠心中好气。
老唐,你不能这么玩儿人啊!
周楠没好气地问:“不知抚台要去何处高就?”
这事说不好徐阶也从中使了力。
正好借封赏表彰唐顺之的机会,让他去南京当尚书,投闲置散。
唐顺之如果走了,周楠可就是白忙一场了。
唐顺之:“南京户部尚书。”
“去南京啊,恭喜抚台。”周楠有气无力地拱手为贺。
唐顺之现在是凤阳巡抚,正三品。到南京做尚书,则是正二品,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是高升。
可官场上一个人的权力大小很多时候和品级没有任何关系,唐顺之现在这个巡抚总督一方,封疆大吏,手上又掌握着军队和大笔军饷,简直就是一方诸侯。
南京户部尚书上比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