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高官都是生出来的
在明朝,调动一百人以上的正规军百里,必须有兵部行文,否则视同造反。
孝陵卫封住大远河出动的兵士何止百人,已经触碰了政治红线。
更重要的是,这支孝陵卫还是天子亲军,皇帝亲领的军队也是你一个小小的知府能够调动的?
同时触碰两条政治红线,宋孔当的命运已然决定。
而且,铁证如山,也容不得他抵赖。
就在这个时候,宋知府突然想起了孝陵卫。
孝陵卫这个百户所长期驻扎淮安,编制属于皇帝亲军。虽说一个百户军官在大明朝政坛上屁都不算,可人家有特权。毕竟,他们是天子亲军,只听命于皇帝,谁得帐都可以不卖。
这个百户军官和宋知府认识多年,二人又有过许多PY交易。在宋孔当许于偌大好处之后,他就封锁了罪案现场,打捞了尸体,带走了小衙内。
同时,宋孔当亲自出马,给杨将军赔了礼,快刀斩乱麻将这事按平。当然,事发当日,他招集衙门里的所有管事官员,和大家达成保密协议,以防走漏风声。
这事本干得漂亮,不得不说宋孔当非常有政治嗅觉。见微知著,也知道这命案一旦公之于众的后果。
其中,最铁的证据就是孝陵卫那个百户军官和百户所那两百来兵丁。
只要抓到他们,有了人证口供,宋孔当就别想抵赖。可那是军队,要想在军营里抓人谈何容易。这也是周楠当初将去做代巡检的缘故,想的就是在紧要关头带巡检司的人马突袭孝陵卫。
可他还是将事情想复杂了,詹知县早有准备。因为草湾距离淮安也没两里路,日常同府城这边多有交道。在他授意下,詹师爷就主动联络孝陵卫说是想在水上走私,欲要打他们的旗号。
两边做成了几笔生意,成为生意伙伴。
可千算万算,他没有算到其中重要当事人荀秀才竟然逃脱了。惊怒之下,宋知府急令熊仁赶赴清江府出动当地知事所的人员捉拿荀大公子。又恰好周楠就在那里,正好撞到此事。
周楠立即知道这是一个绝地翻身的好机会,回安东之后劝说詹胖子举报宋孔当。
詹知县刚开始的时候本不以为然,绝对这就是一件小事。人又不是宋小衙内杀的,宋知府又赔了钱和死者家属达成谅解。民不举、官不究,再去举报也没有什么意思。
周楠只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擅自调动天子亲军,是谋反。县尊揭破一桩谋逆大案,诛杀不臣,却又是何等功劳?”
就因为这句话,宋孔当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