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明朝第一才女
状告徐次辅家九公子勾引自家女儿,始乱终弃。
事情是这样,阿九前一段日子被禁足,打发到别院做苦工。因为周楠献上重修仁寿宫之计,徐阶圣眷极隆重,她也算是立了一功。不但重获自由,还恢复了府中小姐的待遇。
在徐次辅的过问下,延庆州《报国寺》寺主空性和尚终于获得了自由,九公子如约拿到谢礼。
这可是阿九人生中所获取的最大一笔收入,说是第一桶金也不为过。
九公子爱钱,这次得了钱,就想起要买宅子买地给母亲做养老金,将她从府中接出去颐养天年。
至于此书最大的消费群体普通读书人,读完则掩卷长叹:“才情高绝,我辈不如,愧杀须眉。”
更有无行不得志的书生,看上一段风月书儿,又读上一段徐词。心中遐想联翩:人说徐徐九小姐美如天仙,又有如此才情。最妙的是的尚待字闺中,若得妻如此,人生遗憾也!不行,小生必须振作。后年春闱,必考中个状元,迎娶徐九小姐。
金榜题目时,洞房花烛夜,乃是古代读书人最高的人生理想,也是文学作品千古不变的YY主题。
顿时,书生们都发了“一生悬命”的大愿。欲要丢掉手中闲书攻读四书五经。
可又如何丢得掉。
于是,她就让舅舅帮她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和土地。
这一寻还真寻到了,且说京城房山县有一户姓涂的中上人家因为家中孩子读书要用钱,欲将一座院子并三百亩地变买,但价格有点高,死活也谈不拢。
原来,自从朝廷停止清丈京师隐匿皇产之后,宗室终于放心,又开始兼并起土地。被他们这么一炒,京城的田产上涨得厉害,一日一个行情。
没个奈何,九公子就和涂家开始了长时间的谈判。一来二去,和他们也混得熟了。
不觉沉溺于那优美的诗意中,独坐书斋手做妻,此情不与外人知。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大叫一声:“九公子,愿为君门下牛马走!”
同时,顺天府出了一件惊动京华的大案。
一富家小姐自见过九公子一面之后,欲于其长相厮守而不可得,以身殉情。
家人不依,告到大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