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各庄有请
明朝中后期倭患是每个明天子都头疼的事,本来后期的皇帝就懒。一群日本海盗不敢正面打,天天搞游击,我大明天子最烦这个。通倭的人就别说了,皇帝就一个字,必须死。
邹应龙听周楠说明其中的关键,这才长长出了一口气:“是啊,是的。不过,告发严世蕃一事何等要紧,可想徐藩台也要承受不小的压力,光用徐养大的功名来谈条件还不够。”
周楠:“徐大人任期已满,他在福建那边估计也就给胡宗宪打打下手,只怕已萌生去意。不然,这次干嘛要亲自跑京城来,还不是想要官。”
是的,明朝的布政使虽然是正二品大员,掌管一省民政,可封疆大吏四字还轮不到他头上。
有鉴于地方政府的腐败,中央直接派了巡抚剥夺了布政使的权力。
“这……”邹应龙不住地抽着冷气。
周楠:“云卿方才还在怪我为什么要得罪徐乾,那是因为我想逼他指证严世藩。你想,徐乾身为福建布政使,掌握着军队粮秣分配供给,还又谁能比他熟悉地方民情,要让他找个证据还不容易?云卿,我问你,如果小阁老被斩首,严党还有翻身的可能吗?”
他穿越到明朝之后,混迹官场,唯一的原则是不沾人血。这次为了救师公,为了救九公子,说不得要破例了。
在真实的历史上小严的死已经注定,就算没有他周楠也逃不过这一劫。再说了,通倭,那就是汉奸,死有余辜,死不足惜。杀他,是正义之举。
周楠并不觉得有任何的内疚。
如此一来,布政使司形同虚设,最惨的布政使甚至被派出省城只管着可怜巴巴的一个州,
看徐乾今日那豪放爽朗的性子,只怕也是个想做事有职业追求的人,自然不甘心在福建混日子。
邹应龙瞪大眼睛,惊呼:“妙,实在是太妙了,就这么办。我立即去见恩师,请他老人家出面找徐乾。不过,此计正能置严东楼于死地吗?”
周楠郑重地说:“必然。”
在真实历史上,严家父子倒台之后,三法司会审时,小严虽身陷囹吾但是依然坐怀不乱,毕竟严世蕃聪明绝顶,料想这御史言官顶多也就是为自己迫害死的杨继盛等人翻案,再不济就是给按个贪污的罪名。可是刑部最终结案的罪行竟是通倭,聪明一世的严世蕃知道这一消息,心都凉了,史书说世蕃闻,诧曰:“死矣。”
因为他知道,通倭这个罪名是触及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红线了,谁碰谁死。
原来嘉靖皇帝生平虽然懒惰,十多年不上朝,但是身上流着朱元璋的血,平生最恨的两件事就是通倭和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