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做人要高调
明朝的江南从唐朝开始得到极大开发之后,乃是国家最繁荣的地区,读书人大多出自南方。
在洪武年的时候,朱元璋一看,满朝官员都是南方人士。一碰到科举,所有名额都被南方读书人包圆了,知道这么下去不行,借南北卷案将进士科分为南卷和北卷,在政策上对北方士子做了倾斜,以达到南北平衡。
规定南北取士分配比例为,南人十之六,北人十之四。
早在年前朝廷就定下了今年进士科的录取名额。一甲自然是三名,二甲赐进士出身共八十五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百一十一名。
总共二百九十九人。
一甲有三人,分别是头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和第三名探花。这才是正经的进士功名。
二甲赐进士出身,赐进士的意思,皇帝开恩,赐给你们进士功名。
三甲则是赐同进士出身,意思是皇帝赐给你们和进士一样的功名。
周楠的目标是三甲,就算吊车尾也可以。他笑道:“确实不难。”
不难吗?
周楠被分为北榜,北榜的名额是一百一十九人。
据他对历史的先知先觉得知,这一期的一甲和庶吉士中南方士子占了绝对的大多数,北方读书人只有可怜巴巴的几人。
这么说来,其实竞争并不激烈啊!
“看来,本大人如此高调也不是乱高调的啊!”周楠这么一想,心中又快活起来。
难!
但他不能丢了志气。
在周楠看来,今科的会试难度仅次于嘉靖二十六年。那一科出了一大群内阁辅臣和大政治家。而今年这一科则出了三个内阁辅臣,两个首辅。
泥马我的运气也真好啊,一穿越就遇到了明朝人才的井喷期。
心中抱怨归抱怨,周楠转念一想,反正自己只不过是争取一个进士名额,倒没有奢求一甲和二甲,科场上能力再多对自己也没有任何威胁——道理很简单,明朝的进士科考试是分南北榜的,——今年这一届考试的能人都是出自江南,和自己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