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节 学阀之路
更是学阀之路最好的起点。
但……
在另外一个角度,这些人却是汉室的统治阶级
而且,是一个可能左右天下舆论的群体。
想想看就知道了,能读书识字,写出一篇至少平仄相合,逻辑通畅的文章的人,在这个西元前时代能是农民和小地主家庭培养出来的吗?
绝大部分长漂士人的出身,最起码也是地方上的豪强子弟。
由之,在长安形成了一个奇特的长漂群体。
数以千计的士大夫文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长安追求富贵。
他们执着的日复一日的将自己的策文、诗赋投递给列侯、公卿、大臣。
甚至围绕在皇室贵族和公卿大臣子弟们经常出没的地方,只求对方能看一眼自己的文章,哪怕赞扬一句。
可惜,事与愿违。
家里面起码有个十几顷地,数十佃户。
更关键的是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甚至还有人是从南越、交趾、日南等地来的。
当他们从长安回到家乡,自然也会将长安的见闻和他们的观点、想法带回去。
影响一个,就可以影响一个亭里,一个乡甚至是一个县
这是一个巨大的,未被发掘的金矿
原主亦曾是这个群体的一员。
所以,张越对这个群体有着深刻的了解。
确实,长漂的文人群体里,什么样的人都有。
有夸夸其谈者,也有口无遮拦之辈,更有觉得自己是天才,自己之所以不能显贵是因为无人能慧眼相识者,总的来说,这个群体内有着相当大的戾气。
觉得自己才智天下第一者,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