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节 普世价值(2)
匈奴人的冶铁作坊,与汉朝的这个冶铁作坊一比,完全就是野人的石器加工地
这一切像极了一副浮世绘。
整个乌孙使团,都处于震撼之中。
泥靡更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惊呼出声:“这里是炼铁之所?”
他曾在匈奴的赵信城和卫律城内,见过匈奴人建造的冶铁作坊。
匈奴人冶铁,和乌孙人、大宛人、康居人冶炼青铜,没有多少区别。
汉匈全面战争爆发后,军事上的需求,已经使得汉家少府的冶铁技术,不得不提升起来
更好的冶炼技术,更耐高温的耐火砖,更有效率的冶炼方法以及更快速的矿石筛选法,都被不断总结出来。
只是,因为没有一个系统的负责技术升级的制度和机构。
故而,这些因为战争催生出来的无数技术和新型工具,一直在进步和退化之中徘徊。
即使如此,这个工坊的景象,也足够吓人了
就是将铁矿石用人工敲碎,然后与木炭一起放入一个简单的安置于地表的坩炉之中。
随着火焰的升起,铁矿石与木炭一起燃烧,最终得到一些块状的生铁块。
然后,由十几个壮汉反复锻打,得到一块质量较好的铁,再以之加工成为各种武器。
所以,他对铁这种金属,非常不以为然,觉得,要不是乌孙没有铁矿,分分钟也可以生产大量铁器。
然而现在,他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
一座座竖炉,依山而建。
巨大的熔炉,冒着滚滚浓烟,流出赤红的铁水。
数辆大型水车缓缓转动,带动着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将鼓囊吹起,把空气送入熔炉内部。
每一座竖炉之前,都排列着长龙。
数以百计的工匠和工人,挥汗如雨,将新鲜出炉的铸铁,进行各种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