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节 中产之谋(2)
只需要找一个山体墙面,挖空部分,然后就可以以其为窑了。
张越甚至都不需要回溯,就轻松的画好了基本的结构示意图。
然后,就是手工成型红砖的工具了。
一对木模和一个用于分离的线锯,都是很简单的东西。
这样一个家庭甚至单人就可以运作的砖窑就可以上马了。
很久没有写了,有些生疏。
不过很快,他就进入了状态。
毕竟,他曾经连续十余年与计划书和各类报表打交道。
“首先是砖窑……”
张越拿起毛笔,在纸上绘制起简单的砖窑结构。
这样的砖窑,一次可以烧制起码数千块建筑用红砖。
基本可以满足一个汉室最基本的日字型宅院的建筑需要。
以一块红砖,卖个一钱来计算,便是数千钱的收入。
一个家庭一年怎么说也可以烧制四窑吧,这就是差不多两万钱了。
无限接近汉家的中产标准
这很简单
后世九十年代的农村,土砖窑到处都是,还出过许多人命——大部分都是因为窑主想看砖窑的燃烧情况,在没有做好防护的情况下,贸然爬上去。
结果,看似已经熄灭的砖窑,其实还在不断燃烧,并释放致命的一氧化碳……
所以,只需要告诫和禁止人们,在砖窑点火后三到四日间不要上窑就可以了。
至于砖窑的设计,根本不需要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