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节 别离(2)
要知道在后世,就算有着各种高科技手段,接受了严格训练的荒野冒险家,也未必可以独自在如今有着无数猛兽与毒虫的秦岭里生存一个月
长水亭的王安、王远昆仲,则是乌恒义从之后,虽然到了他们这一代,已经彻底汉化。
但祖上的技能却没有忘记,特别是骑术与马上格斗很强,据说可以一挑三。
最后就是一个戴着獬豸冠的法家士子,名叫邓爽,长水乡乙亭人,熟悉军法,对汉家军法倒背如流,本来他打算去居延投军,但听说了张越将要出使乌恒后就特意留了下来,本是打算自己随军的,哪成想还能遇到乡党礼聘,立刻就来了。
张越与他们互相认识了一番,立刻心花怒放。
甚至说不定可以独力操作大黄弩
这样的人,一旦有足够的作战经验和指挥经验。
假以时日,肯定可以独当一面
“郭君果然豪杰”张越上前扶起他,满脸欣赏的赞道:“能得郭君之助,吾之幸也”
郭戎诚惶诚恐的道:“明公抬爱,某愧不敢当”
这五个乡党都是人才啊
事实上,这正是自秦以来,诸夏基层教育的成果。
因为重视蒙学,推崇三老教育制度。
所以,使得很多地方,都能储备一批优秀人才。
“请容某为明公介绍……”
郭戎退后一步,向张越介绍其他四人,将这四人的姓名、长处都详细的说了一遍。
放马亭的黄延年,家族世代都是猎户,从小就在灞上原的山陵,与长辈捕猎,所以箭术很厉害,而且还掌握了在野外和深山辨识方向、寻找水源与探寻道路的技能。
据说其曾经单人匹马,进入秦岭深山之中,独自生存了一个月之久
这就很了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