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四节 寇可来,我亦可往!(3)
张越可不会做这种傻事。
将送奏疏的使者,送走,张越就对着长水校尉将官们,拍着胸膛保证:“诸君此战,立有大功,吾以向陛下为公等请功,凡有功者,必皆得重赏”
甚至可能要远征数千里,去幕北做一番事业。
这奏疏就必须写,而且得马上写。
早在数百年前,司马镶且就已经说过:军赏不逾月,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
当代的汉军,千里从军,跟随将军们南征北战,可没几个人是为了国家大义、社稷兴衰这种虚无缥缈的事情。
当兵,只是为了积攒功劳,发家致富,封官拜爵。
最多可能还有两千左右的残部,滞留在外。
而这些人,将直接被在盐泽的司马玄部堵住。
最终可能,只能有几百人逃回弓卢水。
看完报告后,张越立刻就在续相如和十几个长水校尉军官的注视下,就地撰写向长安的报捷奏疏。
花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将这封奏疏写好。
很现实,也很简单。
别说士兵们,军官们也都是如此。
辛辛苦苦打仗,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就是为了这些东西。
后世北宋的高粱河之战怎么惨败的?
还不是就是赵光义小气,不肯马上兑现赏钱,搞得士兵们怨声载道,原本好好的局面,被他一个人搞烂。
然后,交给续相如,让后者立刻快马急送长安报捷。
其实……
张越本可以再等等,等司马玄所部联系上了,再统一报告。
但是……
马上就可能要去打弓卢水的卫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