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九节 历史的浪潮(1)
膏腴之地,精心照料的官田的产量,甚至还有十余亩,放出了亩产九石的卫星
而很快,原本是贫瘠之地,公认的山陵之区的骊乡之麦,也要收割了。
但因为帮新丰提供了许多便利,所有一夜翻红,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社稷能臣’‘治世之臣’。
像是张安世、金日磾、霍光、戴仁,更是全部沾光。
舆论界,直接将这三位,称为‘兴汉四杰’。
为什么?
因为他们和那位侍中官关系匪浅而且是对方进入官场的引路人与举荐者。
原因是非常简单的——他们手里有其他人都想要的麦种
价值连城的麦种
所有人都希望,可以从他们手里,得到一批这样的高产麦种。
影响,还不止如此。
新丰的一切,都已经因此爆红
士子们,纷纷引经据典,将他们吹捧为当代的祁黄羊、鲍叔牙、景监、萧何(此四人分别举荐了解狐、管仲、商君、韩信)。
特别是枌榆社、新丰乡的麦子,也开始收割。
产量都报入长安后,这一趋势看上去似乎有增无减。
因为,这两个地处内地,与临渭乡没得比,土地情况在过去很不好。
但现在,这两地目前已经上报的平均产量,就没有低于六石的。
曲辕犁、水车、耧车,供不应求。
新丰人种田的方法和技术,更是成为了无数人争相学习和研究的事务。
涟漪更直接震荡到官场、政坛与学术界。
所有与新丰有关的人或者物,一下子就受到了天下追捧与热议。
像是上官桀,他以前的人设和给人们的印象是——马屁精、幸进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