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一节 口衔诗书,手持斧钺(2)
韩增闻讯,自是高兴万分,马上丢下令居的事情,借口述职来居延省亲。
“韩校尉啊……”张越回头对这位小舅子笑了笑,话到嘴边又生生的咽了回去:“没有什么,只是见居延日渐转好,故而心喜”
有些事情能做不能说。
特别是在这西元前的时代,民族主义这种东西,连提都不要提。
张越可不想,帮别人觉醒。
“这礼考,便是托福、雅思……”
他啧啧啧的砸吧着嘴巴,脸上笑容若阳光一样灿烂。
“这才是真正的教化夷狄之法……”他心中得意万分。
在他看来,这才是最佳的文明推广与宣传方式——要让对诸夏文明一无所知的夷狄,推崇、崇拜中国。
最快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此了。
……………………
然而,张越不想,不代表别人感知不到。
千里之外,龟兹王都延城。
乌孙使团,正在有序入城。
这次奉命出使的乌孙正使,名叫渠糜,乃是乌孙昆莫翁归靡的外甥。
只要坚持下去,持之以恒,让西域诸国甚至更远的异域之国的贵族、人民,在心里形成‘汉人最高等,其他人次之’的想法。
那么,还怕这些人不追捧和推崇诸夏文化?
还怕他们不主动学习和研究中国经典?
“将军,您因何发笑呢?”不知道什么时候,韩增走到了张越身旁,这位新扎护羌校尉,是十天前来居延的。
他来居延,除了述职,便是看望乃妹韩央——韩央现在已经怀孕,正在养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