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八节 疏勒会战(2)
先说李陵是不是冤屈?委屈?
这肯定是有的。
但有一个问题:汉大将为匈奴所俘者,李陵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旁的不说,他的祖父,飞将军李广就曾为匈奴所俘。
但李广利逃回来后,朝堂论罪,只论其丧师之罪,而没有议论和关心李广是否叛变、投敌?更没有人以李广被俘的事情来攻击他。
那是一个矛盾的人。
一个曾经充满梦想,却被现实打的鼻青脸肿的人。
一个可怜的人
更是一个可恨之人
说他可怜,其实是因为有历史滤镜,太史公一篇《李将军列传》,轰传千古,张越自是不可避免被其影响,先入为主的有了同情。
可能,李广被俘-逃回的时间太短,无法做证据。
那么,高帝时,燕王卢绾与韩王信的例子,就更是铁证如山了。
卢绾与韩王信,叛变投敌,而且是带着军队投敌,甚至给匈奴人当带路党。
论罪行、影响力,这两位十倍、百倍于李陵。
然而,他们在汉室的宗族家人,及其祖宗陵墓甚至在长安的宅邸。
但……李陵的可恨,却是现实存在,且难以被人轻易忘记的
旁的不说,单单是李陵家族被诛之事。
乍一看,仿佛真的委屈满满,乃是刘氏汉室负李氏。
但事实究竟如何呢?
后世的b乎有一句名言:想问是不是?再问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