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九十三节 夷夏(2)
丞相府。
但是在另一个方面,所有人都知道,丞相肯定是会代汉的。
原因很简单——哪怕丞相不愿意,他的部曲、属官、妻子、儿女也会推着他去做这个事情。
天下人也不可能允许刘氏无功天下,却居于丞相之上——讲道理,其实刘氏退位让贤,乃是最好的结局,倘若等到丞相去世,丞相的子孙上台再来退位让贤,恐怕就没有好果子吃了。
所以,贡禹不能不去考虑一个问题:“丞相这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呢?”
三十六计里有一计就叫引蛇出洞。
直到今天,直到此刻,丞相将之写到了《天下时报》上,公开在所有人面前,还给出了答案——天子者以天下为公,安能以天下视为一家一姓之物?以天下为一家一姓者,古所谓之独夫、民贼是也,是天下共击之,四海共除之也
不止如此,这篇文章,还点出了君臣关系的要脉——士大夫抛妻子,弃祖坟,而出仕天下,岂是为一家一姓之利?是为天下之利也
又说:天生蒸民,为之置君养治之,然天下不能一人治,为之置官分治之,故官,分身之君也,是故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也。
细细的回味着这篇文章,越回味,贡禹的内心就越激动,同时也越忐忑。
因为他想到了一个问题:“今丞相以此文而告天下,其意乃是一以贯之的……”
想了想,贡禹就站起来:“不管了”
“天下事,安能畏首畏尾?”
“大丈夫岂惜此身?”
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总能让人忘记生死,不惧艰险,赌上性命乃至于宗族去博一把。
……………………………………
“自永始以来,丞相之志,便在与革新天下,变易社稷……”
“是‘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之事……”
“乃‘民重君轻’‘国重于家,公利高于私利’……”
这些都是赤裸裸的摆在台面上的事情
共和执政、州郡学苑、开放舆论与思想,鼓励工商,禁止蓄汉人为奴,及至在州郡也推行共和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