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九十七节 使团(2)
要书同文,车同轨,还要焚书坑儒
大魏帝国不需要文化多样性,也不需要民族多样性
伟大的大魏皇帝深知,这些都是祸乱之源,动乱之因
而这些翻译成汉文的书籍,则被李陵命名为《大魏通典》,并从其中挑选出涉及军事、地理、数学、几何与物理的内容,作为大魏官方的读本。
在李陵的严令下,义子和各地贵族、官员,立刻行动起来。
将全部精力和力气,都用在了翻译、整理和重编从这座图书馆里发现和整理出来的古老书籍。
经过数月的努力,如今,已经翻译和整理了超过数千部的古老书籍。
这些书籍,涉及了军事、地理、文化、哲学、数学、几何、物理、天文、宗教、神话等方方面面。
李陵此举,自然不是为了这西方世界。
恰恰相反,他是为了自己
无数泥版和羊皮纸,被投入了火焰中。
数不清的神庙与建筑被推倒,短短一年中,从阿姆河到幼发拉底河再到尼罗河,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因为,他已经做出决定——所有藏书,凡翻译、重编后,尽皆焚毁
同时,他还将这个命令,传达给了其统治下的所有地区,包括作为属国的本都、塞琉古等。
要求各地官员、贵族,对所有用‘夷文’书写的书籍。
包括楔形文字、字母文字书写的一切书籍,统统焚毁,并且规定任何私藏、隐匿书籍的行为,都是死罪而且是族诛的死罪
这就是在学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