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九十九节 使者(4)
“兴许千百年后,你我皆已无名,而卫律李陵却能有香火祭祀,延绵不绝”
“下官……”来人微微一楞,但却能够理解张安世这样说的缘故。
因为不久前随着船队送来新江都的《天下时报》上刊载过一篇文章,上面讲了历史的功过评定问题,举了卫律李陵做例子,说这两人‘虽然不知天时,不明天命’,但是‘兴教化于远方,布王化于四海’‘百世之后,千年之时,或可明彪青史,垂于万世’。
不用说,文章肯定是那位丞相写的,至少也是在其指示下写的。
因为脉络和精神,符合这位丞相一贯的态度——天下重于社稷,社稷重于君,君重于臣。
更献上黄金、美玉、宝石与美人,于是,张安世从善如流,以天子所赐节旄,册封这些王国的国王为汉家藩属,定下主从名分。
又要求各国遣世子来新江都,美其名曰叫‘教化’,实则是作为质子。
不过半年,就有十五国,送来世子。
这让张安世非常高兴,草创的都护府上下官吏更是无比满意——这就是政绩啊,实实在在的政绩
“都护……”穿着便衣而来的一位官员,轻轻敲响了张安世的书房的门栓。
换言之,只要是有利于天下的事情,都可以超越敌我、意识矛盾。
总之,在那位丞相眼中,若是卫律李陵,可以举国来降,那么将不失公侯之位。
便是九卿执政,也未尝不能商量。
“进来吧”张安世随口应道。
于是,便衣官员便推开门扉,来到正在看书的张安世面前,恭身作揖:“丞相,下官奉命前来报告有关卫逆之事……”
“不要叫人家卫逆了……”张安世放下书籍:“再怎么说,这卫律也算是在这化外之地,为我中国做过贡献的……”
“不能因为人家如今僭越称帝,便抹杀掉人家的功劳……”
“丞相都说了,百年之后,后世之中,青史之上,卫律李陵功过,尚且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