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挑战千年国策(四更到)
以西北为例,官盐价格在一斤24文左右,而从西夏运来的青盐最便宜只要10文钱,仅仅相当于官方盐价的四成。
只是想法虽好,河北军团根本抽不出手,且不说现在辽兵还在南下打草谷,光是新纳入版图的幽州,几百万人口,如果没有足够军队镇着,是要出大乱子的。
至少三年之内,河北军团都动不得。
赵祯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没有采纳文彦博的意见,而是把王宁安找来,想看看他有什么主意。
“陛下,文相公,现在的情况很明显,大宋绝对无力作战,不只是兵力不够,军饷,粮草,牲畜,军械,方方面面,全都有缺口。而且为了收复幽州,还发行了数千万债券,朝廷此时已经没法继续发债了。当然了,西夏也不过是趁火打劫,并非要和大宋死战到底,既然双方都没有下决心,那就有回旋余地。”
分析清楚了局面,文彦博也冷静下来,思索道:“王大人,按目前的情况,以盐利诱使西夏上钩,解决西北危局,看起来还是可行的。”
王宁安首先向文彦博发问,西夏动兵,他们打得什么主意,他们有多少实力?
文彦博在洛阳多年,可没有吃白饭,他很了解西夏的情况。
要说西夏的胃口,自然是越大越好,但是他们处在四战之地,前后左右,全是强敌,能回旋的空间不大。
尤其是李元昊死后,主少国疑,国相没藏讹庞为人奸佞贪婪,元昊的旧臣不服气,皇族也不喜他。
总而言之,没藏讹庞能动用的兵力不过五六万人而已,至多不会超过十万。
西夏立国之后,就和大宋一直处在战斗之中。
大宋对西夏的贸易制裁远比辽国严密,而且西夏的物产也很有限,除了牛羊,战马,青盐之外,没有别的东西。
他们几乎什么都缺,甚至连锅碗瓢盆都不能自给自足。
过去西夏最主要的财源就是青盐。
西夏窃据西北,拥有产量惊人的盐池,随便去盐池边搬一块,就是几十斤重的盐块西夏的青盐价格低,品质好,很受大宋百姓的喜爱。
纵然西夏想吞并大宋的西北,也是力有未逮。
文彦博判断,他们应该是想趁机拿点好处,或者土地,或者岁币。
放在以往,大宋也不用在乎,毕竟大家打了这么多年,都知根知底,可问题是折家军和种家军相继战败,西北军团没了主心骨。
找不出能跟西夏对拼的猛将,也没有能战的强兵。
按照文彦博的想法,他是希望调动河北军团过来,携着战胜辽国之威,一定能打退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