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官吏表率司马光
如果再扣除苛捐杂税,扣除口粮,老百姓一年到头,风调雨顺,能有钱吃盐,过年的时候,能吃一顿带油星的饺子,就已经是阿弥陀佛了。
试想光光同学,公子哥出身,结交的都是达官显贵,翩翩君子,要和一帮穿着分不出颜色的破袄,满口黄牙,一年也不洗澡的泥腿子交流,真是为难了他
可是不做又不行
光光都不知道怎么开的口,那个纠结啊,不用说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真正接触百姓之后,光光就明白了他们的想法。
大宋之前的盐是朝廷专营专卖,后来陆续采用包税制,交给商人负责运输销售……可是在很多百姓的眼中,卖盐的就是官府这帮盐商也乐得扯大旗作虎皮,吓唬老百姓。
如果说之前反对开放青盐,仅仅是策略之争,甚至利益之争,还能容忍,可是公然煽动百姓,阻挠朝廷的运盐车队,对抗国策,这就是权力之争是在挑衅皇家权威
放在以往,赵祯或许会低头,但是如今的赵祯绝对不会他要和西北的这帮土皇帝较量一番,看看谁才是大宋的主人
司马光窥见了皇帝的心思,浑身一震。
他连忙理了理思绪,把自己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告诉了赵祯。
首先他以运送军粮之名,把青盐带到了秦州。
以秦州为例,盐价普遍在30文一斤,折合粮食,差不多是五斤左右。
一个人一年吃10斤盐,一家五口人,就是50斤,折合粮食,就是250斤。
西北土地贫瘠,一年到头,一亩田也收不到100斤粮。
换句话说,光是吃盐一项,就要消耗掉两亩半田的收成
而西北的普通百姓,很少有人超过50亩田,大多数百姓就十几亩,二十几亩而已,吃盐一项,就消耗了全年收入的百分之十
最开始他在秦州贴出告示,以青盐兑换粮食,光光以为优惠很大,老百姓趋之若鹜,马上就完成了。
可是打出告示两天,愣是一个来的人都没有。
光光真的吓坏了,老师派自己过来,又肩负着皇命,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那不是让老师失望吗
想起了王宁安的提醒,要迈开腿,要真正接触老百姓。
无奈何,光光只好微服私访,真正和那些普通百姓坐在一起,询问他们的想法,迈出第一步真的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