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
对一个快九十的人,赵祯当然不会有太多的疾言厉色,但是这一句也够瞧的了,龙昌期的心都凉了。
恶了皇帝,一辈子的奋斗只怕要竹篮打水了。
好在陛下没有免去他太子师的位置,或许还有缓和的余地,可要如何教导一个小孩子,龙昌期没有一点谱儿。
他平时教导弟子,不就是这样吗,敢不听话,立刻打手板,怎么到了太子这里,就行不通了……莫非是因为太子的身份,还是因为……
龙昌期想不明白,可王宁安却看得清楚。
王宁安继续道:“殿下,那应该如何呢?”
小太子想了想,从父亲的怀里挣脱,跑到了龙昌期前面,拉着老先生的手,让他坐下,然后挤出一个笑容,“不疼了,没事了……”
连个孩童也不如,龙昌期被臊得更加羞愧,连连咳嗽,掩饰尴尬。
赵祯含笑,招呼儿子过来,重新抱了起来。
他仔细品味着整个过程,小太子至少有两点很值得称赞。
何止是小太子,还有无数千千万万的孩子,他们都有着极高的可塑性,都是小天才……却被所谓的教育给害了
龙昌期这样的老师只是其中之一,他们用板子,用生硬的圣人之道,用不近人情的霸道蛮横,生生打掉了孩子的创造性。
他们就像是最暴力的园丁,强迫每一个学生,按照他们规定的方向成长,无论想法还是作法,都要按照他们的标准来……这也就难怪在一两百年之后,程朱理学一统天下,整个中华的创造力就被彻底扼杀了,万马齐喑,沉沉西坠,可以说是遗祸千年,害人不浅。
读书的时候,懂得用心思考,没有人云亦云,知道去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一个好皇帝,必须做到这一点,才不至于被欺骗
另外他有仁慈之心,不忍为难老人,这也是赵祯最欣慰的地方。孩子的才华是老天给的,可品德却是自己修来的。
赵祯冲着王宁安颔首道:“王卿,这些日子你教导皇儿,辛苦了。”说完,赵祯又转向龙昌期,语气略显冰冷。
“老先生年高有德,不远千里,也是非常难得。只是朕只有一个皇子,还请龙老先生因材施教,不可等闲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