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曹皇后的提醒
这一招让司马光始料不及,大摇其头
果然,不能小觑天下英雄啊
他默默把这封信放在了蜡烛上面,烧得干干净净,哪怕是师徒,有些事情也最好别泄露出去,不然可是要被打板子的。
王安石并不拖沓,他连着上了三道乞骸骨疏,向赵祯言明,他操持变法,心力交瘁,许多事情,始料未及,有误国之弊,愿意退位让贤,择贤臣如政事堂,接掌相印,继续推行变法。
赵祯病势沉重,一天之中,有大半天都在昏迷,但是王安石求去,还是惊动了他。
毫无疑问,吕惠卿所指,正是他们的师父
司马光采纳了师弟的建议,他强推金元改革,触怒世家大族,未尝没有给王安石找麻烦的想法。
而且这段时间,风波不断,司天台的小吏居然跑到皇帝面前,说什么大凶之年,一个老妇人就敲响了登闻鼓,闹得天下大乱,而后舆论哗然,全都把矛头对准了政事堂,抨击新法……
这么多的事情,偏偏偌大的王宁安一系人马,显得被动狼狈,没有半点作为,只能眼睁睁看着……试问,这些人杰都是吃干饭,没用的废物吗?
当然不是
“朕想了许久,变法是不能停的。”
赵曙连忙附和,“父皇英明,变法让大宋国富兵强,万邦来朝,如果停下来,岂不是前功尽弃”
“但是变法之弊,又不能不顾。这些年来,唯有你师父和朕提到过,并且在御前推演,提出了问题所在。眼下果然如你师父所言,农村衰败,城市乱象丛生,地方财政凋敝,乱民四起……周峰一案,见微知著,如果长此下去,大宋国将不国。”
他们心里清楚,以王宁安的功劳和地位,谁也扳不倒,既然师父没事,大家也就没事,那不如就让他们闹下去,最终的风雨都会落在政事堂,落在王安石的身上。
以拗相公的作风,他一定会反击的,最好让王安石和那些大族拼一个你死我活,最好两败俱伤,然后他们再出来收拾残局,坐享其成。
不得不说,王宁安手下的坏小子太多了,一个个都是一肚子坏水,居心不良。
吕惠卿,章敦,加上司马光,堪称其中最坏的三个
只是他们也想不到,拗相公王安石居然没有拼命,反而选择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直接推王宁安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