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定海神针
“师父,爱惜百姓固然是对的,可慈不掌兵,义不理财。如果按照王相公的意思,把田分给了百姓,百姓便有了吃的,他们贪图安稳,就不愿意去工厂干活了……所以说,无地的百姓,才是可以随便出卖劳动力的工人,师父,这是你说过的”
“错了”
王安石断然道:“君实兄,你觉得无地百姓,才能随便出卖劳动力吗?”
“那不然呢?还是有地的百姓吗?”
“对了,就是有地的百姓”王安石闷声道:“百姓无地,便没有退路,腹中饥饿,身上无衣,这时候工厂只要给他们一碗粥,他们就能去做工,非是心甘情愿,而是逼不得已遇到灾荒年景,易子而食,也是有的”
说到底,他们玩的是成本非常高的工业化,只是人家本钱厚,有足够空间折腾。
大宋拥有百倍人口,如果还按照他们的路子玩,没等国富民强,就先玩脱了……要么是四分五裂,先后发展不均,大家伙同室操戈,诸侯割据,要么就是一波一波的农民起义,彻底将帝国摧毁,再重新开始一次治乱循环,绝对没有第三条路
为什么中华几次接近工业化,商业化,资本化的门口,全都铩羽而归,不是古人愚蠢,而是情况太复杂,根本没法驾驭。
听说王安石回来,司马光也来了王府,他陪着听了后半段的讨论。
王安石突然对着他一笑,“我听说君实兄交朋友,都喜欢问问人家有钱没有,如果没钱,君实兄可不愿意交往啊”
王安石道:“君实相公所言的自由劳力,不过是乘人之危罢了经营工厂的商人完全能居高临下,颐指气使,根本不把工人当回事。真的到了那一步,工人闹起来,可要比乡下的百姓,可怕多了”
“所以,只有给百姓田地,让他们有了退路,也就有了和工厂主讨价还价的余地。你给我的薪水不够,我就去别的地方做工,都拿不出合适的薪水,我就回家种地,也能过活儿……只有如此,那才是真正自由出卖劳动力的工人,而不是任人宰割的鱼肉”
司马光老脸一红,王宁安笑道:“没想到,君实也嫌贫爱富?”
“不不不……”司马光连忙摆手,“师父,你这就是冤枉弟子了,我坐在这个位置上,管的就是钱,如果净交一些穷朋友,他们困难了,求到我的门下。我是答应,还是不答应?不答应,朋友做不了,答应了,我的乌纱帽也就没了,所以——弟子也是无可奈何啊”
“好一个无可奈何”
王安石抚掌大笑,“君实相公有无可奈何,百姓的无可奈何却是十倍不止啊”
司马光被揶揄的有些怒气,而且他也不尽认可王安石的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