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司马光的妙招
“聪明啊”
苏轼笑道:“文宽夫刚刚上书,要把西夏分成十几个府,比如庆州啊、银州啊、夏州、洪州,直接并入大宋,并且派遣官吏。统辖各州政务……他这是要把西夏彻底吞下来怎么样?手笔不小吧?”
小彘闷着头想了想,才说道:“一下子增加了那么多的官吏,怕是有不少人支持文宽夫了吧?”
苏轼竖起大拇指,笑道:“可不是,我猜啊,正因为如此,韩维才会跳出来帮文彦博说话呢毕竟他们韩家被贬去了西夏,如果西夏并入大宋,他们不就名正言顺重回大宋了就算为了韩家,他也要鼎力支持文相公。”
“有些道理”小彘笑道:“那其他几位就没有动静?”
如果仔细翻开苏颂的履历,就能发现,他可不是寻常人物。
作为六艺最早的老师之一,包括吕惠卿等人,都受过苏颂的教育,而且他治理过黄河,修过川陕直道,督修铁路,可以说,每一样的大工程,都离不开苏颂。
算起来,他绝对是目前最强的循吏,没有之一
而鼓励苏颂出现角逐首相的不是别人,而是醉翁欧阳修
大家伙都很迷糊,欧阳修很少过问朝政,只是一心修书,老先生犯了什么毛病,要推举苏颂,真是匪夷所思
“怎么可能”苏轼瞥了眼王宁安,见他还在闷着头忙活,他鬼兮兮道:“你知道不,王安石刚刚签了一道命令,直接拿下了20几个官员,还有宫里的太监,前些日子弄了不少店铺,结果都被拗相公给一扫而光”
“啧啧,真不愧是国丈,也就是他敢肆无忌惮,有女儿在后宫,百无禁忌啊”小彘又问道:“那吕吉甫呢?他不也是都察院的吗?”
苏轼嘿嘿一笑,“吕惠卿那个人阴着呢,他怎么可能不动手,这些天,他到处联络六艺的同窗,如果我猜的不错,这几个人当中,他的票会是最多的”
想不清楚,索性就不想,反正苏颂无关紧要,最多是陪绑而已,还要看那四位之争。
很快,京城就热闹起来,每个人的支持者都跳出来,摇旗呐喊,站脚助威,一时间京城都快成了菜市场。
苏轼最喜欢热闹,他又不是未来的首相人选,因此能经常出入燕王府,把最新的消息,告诉王宁安。
这不,苏轼又来了,他抓起水壶,先灌了半壶水,然后才摇头晃脑,大声说道:“好戏,真是好戏现在京城上下,都在积极拉拢百官,争取圣上的青睐,姐夫,你说,谁最积极?”
王宁安闷头写东西,懒得配合他,小彘倒是笑嘻嘻的,“谁不知道,肯定是文相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