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短兵相接
他也知道议政卿的问题所在。
试想一下,这些议政卿,哪个不是地方豪强势力的代表?哪个背后没有站在学术集团,利益集团?没有强大势力的支持,根本进不来议政会议的大门。
现在100位议政卿里面,有新政学会的,有理学的,有朝廷重臣,有军方代表,而且里面又根据地域不同,行业不同,利益不同,门户不同,分成了错综复杂的派系。勾心斗角的程度,绝对跟后宫三千佳丽有的一拼甚至还远远超过
如果事事迁就这帮人,朝廷施政,肯定要失去公正,变成分赃大会,平心而论,王宁安反对,那是有道理的。
可道理再多,也挡不住现实。
这回不用小彘说话,老文就摆手了,“你别小看王二郎,他要是贪恋权力,早就爬得比现在还高了,我相信他是考虑长远,但问题是他要拿出说服人的理由,不然老夫可会轻易认输”
“是这样的。”小彘道:“议政卿都是地方选拔,代表地方的派系利益,或者某些类别的利益。”
“这有什么不对吗?”文及甫追问道。
小彘解释道:“地方势力可抑不可扬,从秦始皇开始,废除分封,施行郡县制,就确定了用流官取代诸侯的传统……其后历代虽然也有施行分封的,但是效果都不好,几乎无一例外,都造成了纷争,甚至是战乱。”
老文是学问大家,当然明白这个,“你说的不错,但议政卿和诸侯不一样,不能相提并论”
议政卿有一万个不好,但是有一点是好的
他们的背景复杂,决定了他们权力来源不是皇帝,而是背后的利益集团。
也正是有这些集团撑着,他们才能和皇权对抗。
老文收拾了曹太后,干掉了宗室,他可不想给子孙后代惹祸。
“议政卿是地方产生,只照顾地方的利益,和地方势力勾结太深,眼界有局限,格局太小,让他们做大,主导江山,只会变成地方分赃,断然行不通”
“哼,照你这么说,干脆废了议政会议算了!”老文生气道。
“议政会议当然不能废,朝廷需要倾听地方的意见,照顾地方的需求,合理调配地方利益,议政会议是下情上达的很好途径,可问题是如果把朝廷的所有权利都交给地方,政事堂变成了摆设,宰执诸公,六部尚书,全从议政卿当中选择,又怎么能相对公允公正地调节地区间的利益分配”
小彘滔滔不断,讲了很多道理。
坦白讲,老文被说服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