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百家争鸣
当然,在如今的魏国,似工部、冶造局、墨家等匠人,可以说早已扬眉吐气,一方面是魏王赵润非常注重工艺技术,另外一方面,魏国能打败韩国,这种“奇技淫巧”可谓是居功至伟。
“孟尚书,竟是支持墨家学术的?”
当然,即便如此,介子鸱还是认为,他儒家夺得那四个“主修”名额,还是没问题的,问题在于“儒法之争”——哪家学术才是第一主修,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介子鸱、张启功等朝廷官员,均对此十分纳闷。
而正因为这样,尽管法家门徒的人数比儒家子弟少很多,但似天策府右都尉张启功、刑部尚书唐铮、大理寺卿正杨愈等等,他们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他们魏国的君主,实际上也是一位提倡法家思想的人,充其量只是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披上了一层儒家的皮而已。
其实确切地说,魏国的工部尚书孟隗,其实并不是墨家门徒,但是对于墨家“注重技艺”的观点,孟隗却是非常认同的。
这很公平,在众目睽睽之下,也做不得假。
考核的方式很简单,即某个学派的代表,当众陈述自己的思想,然后由其他学派的人去指出其中的漏洞,只要能说服众人,或者说服大部分人,就能列入名额候选。
而诸学派代表上场的顺序,则是按照抽签的顺序,也很公平。
而看到这一幕,似张启功、唐铮、杨愈等人却是抚掌暗笑:儒家失却一位强援!
墨家,抽到了第一场。
平心而论,赵润从来都没有提过他偏向哪家学术,但他近些年的举措,比如打压贵族垄断财富、禁止兼并土地,论功行赏等等,这无一不合法家“定分止争”的核心之一——好在魏王赵润并没有反对儒家的“礼”,否则,儒家那可真是彻彻底底地要被法家抛在后头了。
技艺,简单地说就是手艺,像制作、锻造、营建等等,都可列为这个范畴。
见公羊郜面露吃惊之色,介子鸱微叹一口气,向这位新结识的知己简单介绍了一下他魏国的君主赵润:“我大魏的君主,是一位注重实干的君王,其实陛下最为偏爱的,正是法家……”
但很遗憾的是,在这个时代,匠人并不受重视,儒家甚至曾说过墨家注重的技艺乃是“奇技淫巧”,可想而知在这个时代匠人的地位。
这在他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谁也没有想到,魏国负责教化民众的礼部尚书杜宥,他居然是一名纵横家的门生。
墨家的代表,正是魏墨的钜子徐弱。
此时,主持这场盛事的礼部尚书杜宥,终于出现,在讲述了这场辩论的许多要求后,他终于露出了“正面目”——堂而皇之地走到了纵横家门徒的那一边,让现场许多儒家门徒一阵低呼。
值得一提的是,魏国的工部尚书孟隗,今日也坐在墨家子弟的聚集地,甚至于,还有一部分工部与冶造局的官员。
而就目前来说,介子鸱对于他儒家击败法家一事,心中着实没有什么把握——反而是他身边新结识的知己公羊郜,他的“大一统”思想,相比较儒家传统思想,更具有击败法家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