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交涉(二)
倘若说前一阵子,赵弘润尚有可能相信韩晁,但是,当得知本国将军姜鄙率领的北三军在韩国太原郡遭到战败、就连姜鄙本人也身受重伤后,赵弘润便明白了一点:韩国的边军,可能要比上党、河东、邯郸这些地方的韩军更为勇悍,否则无法解释在以上三处战场横行无阻的将军姜鄙,为何会在太原郡遭逢战败。
说到这里,他环视了一眼帐内的诸将,舔舔嘴唇说道:“事不宜迟,今夜子时一过,就攻打邯郸!”
因此,当韩晁提出求和的恳请时,赵弘润便感觉有点不对劲。
“遵命!”
要知道,韩国是一个将最起码半数军队布防在国境边界,用于抵抗异族,且仍然有足够的兵力进攻魏国的北原强国,岂会表现地似眼下这般外强中干?
“边军……原来如此。”
在仔细讲述完毕后,赵弘润询问众将:“你等如何看待此事?”
倘若换做是他,他绝不会如此轻易就承认战败,必定会咬牙支撑,坚持到边军来援。
诸将面面相觑,倒不是说他们对此没有看法,只是因为眼前这位殿下积威已久,只要是这位殿下决定的事,他们岂敢反对?
在这种情况下,邯郸派出使节低声下气地向魏军乞和,这在赵弘润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帐内诸将抱拳而立,异口同声道。
韩国如此轻易就承认战败,这是赵弘润所没有想到的。
半晌后,才有商水军的老将翟璜捋着胡须,小心翼翼地说道:“殿下,此事或许有诈。”
这是否意味着,韩国还有五支实力强悍的边军?
话音刚落,就听赵弘润哈哈大笑起来。
倘若这个推断正确无误,那么,韩国的精锐之师,绝对不止“太原军”,毕竟韩国与异族接壤的边疆,可不止“太原郡”,还有“雁门郡”、“代郡”、“上谷郡”、“北燕郡”这四个地方。
在诸将吃惊以及恍然的目光注视下,赵弘润笑着说道:“我岂不知?邯郸分明是欲稳住我军,拖延时间,等待其援军到来……彼让韩世子安到我军作为人质,是为安我之心。反过来说,本王应允此事,也只是为了安其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