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言和(三)
好在楚国疆域宽广、人口稠密,因此,黄砷也不是很在意那些归降了魏国的楚兵,没过片刻就将这件小事给忘却了。
在车厢内,黄砷坐回了自己原来的位置,笑着说道:“看得出来,‘他们’对拓公子还是心存敬畏的。”
这不,挑起马车的门帘瞧内一瞧,一名平阳军士卒就不觉有些愕然,因为在车内,熊拓与黄砷对坐而饮,瞧都不瞧他一眼,那种仿佛高高在上的气势,一看就晓得是贵族出身。
熊拓闻言轻哼了一声,他自然明白黄砷口中的“他们”,指的便是那些“平阳军”的士卒。
“咦?”
“那又如何?他们既然已经归降于魏,只要不是犯傻,就不会再回到某的麾下……”
熊拓闻言不快地皱了皱眉,心说这种事也是你能过问的?
岂料,熊拓冷冷扫了他一眼,毫不隐瞒地说道:“熊拓!”
不过黄砷却是笑眯眯地回答了侯柏的询问:“我方已出示了诚意,剩下的,就看那位润公子的意思了……时候不早,劳烦将军派人指引那位润公子的下榻之地。”
想到这里,他鼓起勇气,朝着那两位疑似楚国贵族的人厉声喝道:“你二人是姓甚名谁,报上名来,此来正阳县又是所谓何事?!”
“是是。”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平阳军的士卒,恐怕绝对想不到,这辆马车上究竟载着哪两位楚国的大人物。
“唔。”黄砷点了点头。
毕竟这里是正阳县,是赵弘润攻打阳城君熊拓的最前线城池,即便是眼下寒冬双方休战,亦不可能放松搜查,毕竟每当这个时候,多的是细作想办法混入敌方城内,或刺探情报、或扰乱治安,不得不防。
确实,归降过敌军的降兵,即便日后回归本国也得不到信任,这是司空见惯之事。因此,只要那些原楚军士卒不是那么愚蠢,就断然不可能再回到楚军当中,更别说赵弘润对他们的待遇还相当不错。
马车在正阳县的南城门下停了下来,因为值守的平阳军士卒要对这辆马车进行搜查了。
那名平阳军士卒见马车内的熊拓与黄砷根本不理睬他,心中有些不快,要知道眼下这座正阳县可是魏军做主,而他,身为平阳军的一员,也称得上是半个魏人,岂容当初那些欺凌过他们这些平民的楚国贵族们在他们面前依旧是以往那副高高在上的作态?
听闻极有可能要停战,侯柏心中欢喜,连连点头之余,恭敬地说道:“末将亲自引两位前往。”
“拽气什么?”
说罢,他吩咐从旁的平阳军士卒继续守卫城门,而他自己则坐上了马车车夫的位置,引导着那名马夫驾驭着马车缓缓朝城内而去。
若在以往,但凡碰到这类贵族,寻常小卒是万万不敢盘查的,毕竟在楚国,贵族一句话就能决定平民的生死,可如今嘛,哼哼,情形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