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五月(一)
而据赵卓所言,渭阳君嬴华便是主张铲除义渠的秦国王贵,虽然在中原名声不显,但却是手握重兵、得到其兄长秦王囘百般信任的秦国将领。
赵弘润抬起头来,笑着摆摆手说道:“韩晁大人言重了……也就是最近这段时间,朕因为会盟之后,稍稍有些疏于政务,才导致政事积累……”他指了指龙案前堆积如山的许多奏章。
他口中的“中山白狄”,即是曾经占据中山的一个白狄部落所建立的国家,虽然这个国家一度中原化,但后来还是被韩国所灭,不过那些中山人的后裔,倒是早已融入了韩人当中。
韩晁信服地点点头,打量着那堆积如山的许多奏章,心中暗暗感慨。
“大致相差不多。”赵卓点点头。
韩晁亦摇了摇头。
在想了想后,赵弘润决定在垂拱殿召见韩使韩晁。
“割让雁门郡……”
其中的缘由,殿内诸内朝大臣皆心知肚明,因此并没有细问,纷纷起身,拱手退下。
听闻此言,赵卓略感惆怅地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据暴鸢将军身边的护卫所言,当时渭阳君嬴华一口咬死要我大韩割让雁门郡,气得暴鸢将军几近当场翻脸……”
记得当初魏使唐沮、范应二人出使韩国蓟城时,曾无意间透露出魏王赵润在继位后勤勉务国的事,让韩晁、赵卓二人十分惊讶:似魏公子润那等王霸跋扈的人,居然也能勤勉克己地处理国事?
“好比我国境内曾经的‘中山白狄’?”韩晁惊讶问道。
在韩晁的心目中,魏公子润更像是那类只发号施令,什么事都交给臣下、部下去做的人。
“唔。”赵卓点点头说道:“秦国与西羌的关系很复杂,一部分羌人与秦国颇为亲近,就好比前上谷守马奢大人所降服的那几族娄烦人,但也有一部分羌人与秦国不合,而义渠就是其中的一支……此事我向魏国礼部的官员打听过,得知义渠与秦国时合时不合,一向是秦国的心腹大患……”
不过今日一见,还真是韩晁对这位年轻的君主刮目相看:当真是人不可貌相!
待等诸内朝大臣退下之后,赵弘润吩咐大太监高和派人撤走了诸内朝大臣的案几、座垫以及笔墨纸砚,且将堆积的奏章皆搬到龙案前。
“交涉的过程顺利么?”韩晁询问道。
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赵弘润这才叫人请韩晁入宫。
而近几年来,秦国因为与魏国结盟,得到了不少军用向的技术,亦无须为粮草之事而发愁,这使得秦国在与义渠的战争中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而渭阳君嬴华,也因为战功而成为秦国近几年来最耀眼的将星——毕竟似秦国的武信侯公孙起、长信侯王戬等等,皆因为与韩国雁门守李睦久久僵持不下,几乎是寸功未建。
片刻之后,在一名小太监的带领下,韩晁亦步亦趋地来到了垂拱殿,一眼就看到赵弘润正勤勉地俯身于王座,埋头于政务之中,他诚惶诚恐地告罪道:“打搅魏王陛下处理国事,韩晁罪该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