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大魏宫廷 > 第907章 商会模式(一)

第907章 商会模式(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说“魏楚贸易”其实不妥,毕竟魏楚两国才刚刚打过一场仗,并且无论是魏国还是楚国,都不承认有两国贸易这回事。

不得不说,当初那批人,几乎有九成绊倒在这一步,自认为赚到了庞大的钱财,却不知,这所谓的庞大钱财,对于真正的巨富来说,仍是九牛一毛而已;他们本来有机会成为富甲一方、富可敌国的巨富,但是一时的迷失,则让他们错失了这个良机。

的确,肃王是一座冷灶,因为他不争皇位,但是,他掌握着“川雒联盟”与“商水郡”,前者是“魏川贸易”的重要城池,而后者,则是“魏楚贸易”的中转站。

说实话,这让赵弘润很失望。

但说实话,赵弘润对此并不高兴,因为他很清楚那些贵族世家为何会支持他,原因只有一个:利益!

平舆君熊琥,就是负责这趟走私路线的负责人。

可除此以外呢?

道理很简单,走私!

大浪淘沙,剩下的寥寥无几,更多的仍然是各地方的名门望族。

可问题是,商水县哪来这么多楚国的特产?

因为他的偏袒,只是让极小一部分平民变得富裕,但却无法改变平民商人在魏国的总体局势。

记得前两年的时候,赵弘润的身背后就只有沈淑妃的娘家“黄邑沈氏”,一个谈不上有多兴旺的中层贵族,而如今,赵弘润的身背后已陆续出现一股以“安陵赵氏”为纽带的贵族势力,在国内贵族圈子里好歹也有些影响力了。

这件事,让赵弘润意识到了曾经一个疏忽:他让那些平民商人赚钱赚得太容易了,以至于这些人反而忘记了本心,迷失在安图享乐当中;而待等到这些人享受了一番后,他们才发现,三川贸易已经没有了他们的位置。

这个贵族势力,可不是指商水郡的羊舌氏、南门氏、贡氏这些外来户,而是指魏国本土的贵族。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平民商人中很少有真正眼界开阔的人,以至于有大部分人只是单纯想着“大捞一笔”,却根本不懂得在赚到了巨大的财富后,该如何去充分的利用,最大化地以钱赚钱。

这个局面,等同于是失败了,而且还是惨败。

其实想想也知道,商水县的楚国特产,肯定是存在问题的——商水县之所以发展迅速,那是因为魏国国内有许多的商队在这里收购楚国的特产,比如青铜器、漆器、珍珠等等。商人们收购了这些东西,或运回国内售卖,或运往三川郡,楚国的珍珠,在三川郡卖地最好,早已成为羱族少女们喜爱的物什。

其实事实上,赵弘润当初也考虑过这个可能性。毕竟那些民间商人,大多是曾经家境不佳,当这些以往苦惯了的人忽然得到一笔庞大的钱财,他们自然会迷失,膨胀、自大,贪图享乐,用本来可以继续当做本金作为壮大财力的钱财,购买豪邸、添置侍女,热衷于享受,可当他们回头再看一眼雒城时,雒城已没有了他们存在的空间。

因此,所谓的“魏楚贸易”,其实就是“平舆”与“商水”两地的走私,是肃王赵弘润与楚暘城君熊拓私底下的贸易往来,无法摆上台面来明说。但不可否认的是,走私的份额极大,若是有人知道其中的利润,相信必定会眼红。

(注:其实历来许多民间起义就败在这一点。一开始都做得不错,可几乎每次打到中场,起义军的领袖层开始学着他们本来要打倒的对象那样贪图享受,结果在下半场就彻底完蛋了。比方说太平天国。其实有很多起义,都输在下半场。为何?因为很多人只想着“推翻”,却没有去考虑“推翻后旧势力后该做什么”,这也就是所谓的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