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太子与桓王(二)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副帅,在北疆时曾一起想办法希望扭转局面的同父异母的弟弟赵弘宣,居然仍在对他出谋划策。
但是在这一代,东宫太子赵弘礼却被逼得曾多次给这个弟弟让路,这也是朝中人人皆知的事。
不,也不能说是为他出谋划策,毕竟赵弘宣已明确表态,他只是希望他第一率军出征,不至于显得那样失败。
嫡长子、东宫太子,给弟弟让路,魏国历代从未发生过这种事。
可即便如此,太子赵弘礼还是莫名感动,因为赵弘宣的行为,实际上也是在帮他,更要紧的是,为此,这个弟弟还和与他一母所养的哥哥肃王赵弘润闹翻了。
这些事,太子赵弘礼都清楚,但他没有办法,因为北一军的背后,并不单单只有他的娘舅王氏一族,还有许许多多依附他的东宫党贵族,指望这些贵族大公无私为国出力?哈!若这些人果真大公无私,就不会被冠上东宫党的帽子!
因此在北疆时,太子赵弘礼也是想做出一番成绩来,他并不是不知道朝野有人戏称他“德大于才”,对于器量谈不上宽宏的他来说,这是莫大的讥讽。
不可否认,赵弘宣在北疆时所提出的种种建议很准确,只是太子赵弘礼出于某些顾忌,只能婉拒——若强硬地夺了北一军的权利,国内贵族还会支持他么?若失去了这些人的支持,那他这位东宫太子还剩下什么?
随着赵弘润一次又一次地率军出征,并且揽得胜利凯旋归来,太子赵弘礼心中愈发不是滋味,因为这个弟弟实在太出色了,以至于如今哪怕赵弘润再对他不恭,魏天子与朝廷也逐渐地习以为常,甚至还会为后者说几句好话。
终于,北疆战役在韩国暂时收兵的前提下,暂时结束了。
从那以后,东宫与肃王便形同陌路人,哪怕在路上撞见,也不会点头打招呼,甚至于,素来霸道的赵弘润还会强行从东宫的队伍中穿过去,只要东宫不给他让路的话。
这让起初只想利用赵弘宣的太子赵弘礼感到莫名的内疚。
不得不说,别以为只有赵弘润对太子赵弘礼有偏见,事实上太子赵弘礼亦对赵弘润有诸多的不满,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赵弘润对其不恭。
正如赵弘宣所言,这场战役,北一军打得极其失败,非但没有建立什么功勋,还因为抢占了姜鄙不少失地而传开了臭名。
或许是这个原因,亦或是出自长兄的自尊,使得太子赵弘礼至今为止都没有亲自向那个弟弟低头,以至于二人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很差,哪怕有骆瑸从中帮着圆场。
太子赵弘礼很失望,甚至于对北一军失去了念想。
东宫太子赵弘礼,并没有像他们父皇魏天子那样的权谋,可以让肃王赵弘润乖乖就范,也没有像他们父皇魏天子那样的胸襟,能多次容忍赵弘润的无礼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