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大魏宫廷 > 第21章 必胜的预兆

第21章 必胜的预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可事实上,寇正肩上承担的重量,丝毫不比那些前线的将领轻。

于是乎,诸内朝大臣便开始商议,如何配合那位太子殿下的犒军之举。

想到这里,赵弘润遂走到不远处的凉棚里。

听了杜宥的话,徐贯、李粱、蔺玉阳等人怅然长叹——因为事到如今,只能这样了?毕竟“太子殿下失踪”的事若是传了出去,非但朝廷颜面尽失,他们这些人,怕也难辞其咎。

见此,那些在凉棚里喝水、歇息的民夫们都感觉很惊奇。

当赵弘润见到寇正的时候,寇正正在河对岸的“汾阴津”,在一辆辆马车、马车上装满粮草,准备运到前线的几支魏军之中。

正因为这样,前一阵赵弘润打算组建内朝时,曾派人请寇正到大梁任职,但寇正却婉言拒绝了——他不想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去制定对于民众息息相关的政策。(注:古代有不少改革,就因为脱离实际、太想当然而失败。有时候,上位者因为不了解民间疾苦,难免会想当然地提出一些政令,叫下面的人施行,自以为能改善国情,结果很多时候,非但遭到那一撮得利者的反对,就连民众也不买账。)

不得不说,寇正此时肩负的重任,相比较当初介子鸱在川雒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这次魏国动用了多达四十万的军队,四十万人的口粮,可想而知后方粮草输运的重担是何等的沉重。

但话说回来,寇正与介子鸱二人的抱负有所区别,介子鸱倾向于从上到下,即身处于魏国权力的核心,以通过制定合适的政令,使国家变得越来越强盛;而寇正则不同,他并没有太崇高的政治抱负,他只想着管理好治下,使治下的民众可以安居乐业。

正因为如此,当赵弘润看到寇正的时候,这位汾阴县县令,正扯着嗓子指挥那些民夫,为此嗓子都喊哑了。

回到垂拱殿后,杜宥先把魏天子的建议告诉了诸位内朝大臣。

毕竟赵弘润的穿着打扮,俨然就是一位富家子弟的公子,更别说,赵弘润身边跟着赵雀身穿着软甲的美侍,以及做护卫打扮的吕牧、周朴、穆青、褚亨等宗卫。

谁能想象,太子赵润擅自溜出大梁前往河套,朝廷居然还要给这位殿下善后,真的是日了隔壁的阿黄了。

“这莫不是谁家的公子,带着美婢与护卫到这儿游玩来了?”

摇着头,杜宥抱着满满的腹诽告辞离开了。

并且,赵弘润对寇正的期待,丝毫不亚于介子鸱。

看到这一幕,赵弘润心中颇为感慨。

汾阴县的县令,即是寇正,这也是一位赵弘润钦定的内朝大臣。

因为前几日他在垂拱殿内看到那一份份捷报时,看到的都是韶虎、司马安、魏忌、庞焕等他魏国的名将在河套地区高歌凯进、大杀四方,可负责调运粮食的寇正呢,却几乎无人提及。

就在朝廷暗自为无中生有的“太子殿下犒军”而做准备时,太子赵润,乘坐着户部运粮的船只,于两日后抵达了汾阴县。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