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抚恤与犒赏
或许有人会说,此时魏国当竭尽全力攻打齐国,因为只要打下了齐国,魏国就能获得充足的钱粮。
是故,魏王赵润下令赵疆、屈塍二人率军撤退至韩国的巨鹿郡,叫这两支军队在巨鹿北郡屯田,积攒粮食,似这般,只需一到两年,待魏国从“缺粮”的窘境中解脱出来,到时候再兴兵攻伐齐国,纵使齐国有田耽、田武这等将领,纵使齐国有二十几万正规军,也注定挡不住魏国的军队——事实上,应该是魏韩两国的军队。
“……”
正因为考虑到这几点,魏王赵润在齐国尚未主动求和的情况下,就放弃了趁胜攻伐齐国,原因就是魏国没有把握做到“从齐国获取粮食”的目的,贸然开战,只会让国内的缺粮情况变得雪上加霜,从而流失优势局面。
赵润有些意外地抬头看向介子鸱,淡笑着问道:“参照宗府培养宗卫的方式,从小开始培养那些阵亡士卒的子嗣……介子,你是要取缔宗卫羽林郎么?”
更何况,齐人又不是傻子,在战况不利的情况下,难道不会提前放火烧掉粮仓?会傻傻地留给魏国?
据天策府与兵部的统计,魏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的正规军士卒数量如下:
搞不好国库就直接搬空了,甚至于还会因此出现严重赤字,还谈什么恢复发展。
抚恤,指代的关照在这场战争中所牺牲的魏国士卒——包括民兵。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以上抚恤款项以外,因年老、伤残退伍的老卒,还会被魏国安排到地方上,或担任“里正”、“地保”,或派去看守官道、轨道马车沿途的驿站——在魏国兵部辖下驾部完成了对“全国路网”的整体改革之后,官道、轨道马车沿途的驿站,已经具备了茶摊、酒肆、客栈之类的职能,足以让这些退伍的老卒养活自己。
既然战争已经结束,那么,魏国所要做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抚恤”与“犒赏”。
“那倒不至于。”
齐国的军队虽然羸弱,但好歹也是兵力超过二十万的正规军,更何况有田耽、田武等将领督战,哪能如此轻易就能被魏军攻破的?
介子鸱摇了摇头,拱手说道:“臣只是觉得,宗府培养宗卫的方式非常独到,既然朝廷要代为抚养那些战争遗孤,何不顺带着将其训练为优秀的士卒,甚至是将领呢?如此一来,我大魏日后非但不会欠缺合格的士卒,甚至于,还能源源不断地得到优秀的将领。”
但问题是,倘若打不下呢?
赵润沉思了片刻,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正因为魏国有着非常完善的抚恤制度,使得魏国的士卒在战场上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因为他们知道,无论是他们因为战争而伤残,亦或是战死在战场上,他们的国家,亦会承担起照顾他们、以及赡养其老父老母、抚养其幼儿幼女的责任。
自魏国兴安年间“魏韩军备对峙”起,在过了整整七年后,魏国终于得到了宝贵的喘气机会。
话说回来,这是魏王赵润登基后魏国旧有的抚恤体制,但这次,内朝大臣介子鸱却在抚恤的款项中又增添了一条,即在全国各郡县内建造类似于学塾的军塾,吸收那些阵亡士卒的子嗣,从小开始培养他们。
“东线战场”,因为魏王赵润的命令而暂时停止,而“西线战场”,也就是秦魏战场,也因为秦魏两国签署了“休战协议”而暂时告一段落,这使得魏国终于进入了宝贵的和平时期。
说实话,这个模式赵润非常熟悉,因为这正是宗府培养宗卫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