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 再临咸阳(二)
按照苛刻的秦律,贱户没有人身自由、不允许拥有土地、不允许拥有个人财物,也严令禁止贱户与爵民通婚——如若出现这类事,则剥夺其中一方的爵民身份——不夸张地说,秦国在这方面比楚国还要苛刻。
赵弘润身后的诸人,无论是魏人还是秦人,此时皆识趣地停下了脚步,目视着赵弘润独自缓缓走向秦王囘。
秦军让魏军颇为忌惮的黥面军,有最起码七成是这些渴望通过战功提升社会地位的“贱户”组成。
而此时,秦王囘亦撇下了身后的卿臣与随从,独自走了过来。
相对而言,不具备任何功爵的人,则称作“贱户”,地位与奴隶无二。
当然了,所谓的“秦国渴望战争”,指的是不断打胜仗,只要能打胜仗,取得足够的战争利益,无论是咸阳还是国民,都会忽略掉在战争中牺牲的人数,但倘若碰到魏公子润这种一次又一次让他们打败仗的人,那秦人就呆懵了。
当秦少君告诉她是聚土成台的时候,玉珑公主完全不能理解:为何要多费力气先磊一座高台,直接在平地上建造宫殿不好么?
魏国无惧战争,而秦国渴望战争,单单这句话,都足以表明两国国民的心态。
尽管无法理解秦人的文化观,但秦国的高台建筑,还是让赵弘润等魏人感到非常震撼,隐隐感觉有一股巍峨雄伟的气息扑面而来。
但正是这种苛刻又开明的奇怪秦律,让本来就民风彪悍的秦人,变得更为崇尚军功,人人都渴望在战场上,通过不断地获取战功,一步步提升社会地位,这就使得秦国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头猛兽,全民支持国家不断地对外扩张。
二人在相隔约一丈的距离下,颇有默契地停了下来,相互打量着。
只有拥有功爵的庶民,才能享受秦国律法的保护,纵使是秦国的上流贵族,也不能肆意伤害爵民、抢掠爵民的财物。
一边四下打量着,赵弘润一边率先迈上石阶,待等他登上这座高台后,他看到秦王囘身穿黑色王袍,腰系宝剑,负背双手站在主宫的殿门外。
秦国在这方面的开明程度,甚至比魏国还要开明,至少在魏国,平民哪怕获得了贵族地位,短时间内也没办法真正融入老牌贵族的圈子当中。
必须承认,纵使秦王囘仅仅是出殿阁相迎,也算是给足了赵弘润面子,毕竟赵弘润在魏国的身份算是臣,并非储君,而秦王囘,却是秦国的国君。
但从另一个角度说,秦国又不排斥贱户凭军功晋升爵民、甚至是跻身贵族,甚至于,秦国还大力提倡。
而在秦王囘的身旁不远处,赵弘润看到了他们魏国此番出使秦国的使臣,礼部尚书杜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