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魏臣态度
“这一点倒是。”刑部尚书周焉亦开口道:“宋国降将南宫,仗着大魏需仰仗他治理宋地,降低宋人对我大魏的不满,这些年游离于朝廷之外,只晓得每年向户部与兵部讨要军饷与军备,对于手中军权死死不肯放手,尾大不掉……留着此人,恐怕日后必成祸害,不如借楚国之手将其铲除……以楚国的国制,他们是容不得非熊氏一族血脉执掌大权的,更何况又是军权……南宫断然不可能会转投楚国。”
毕竟据楚国境内的细作所打探到的消息得知,楚国目前依旧是将东边的齐国视为最强大的敌人,毕竟当初齐、鲁、宋三国联军攻打楚国的仇恨,楚国深以为耻辱,随后来引来楚暘城君熊拓联合魏天子攻灭宋国。
“但也有可能会投靠齐国啊。”兵部左侍郎徐贯接口说道。
不可否认,实际上近些年来,大魏与楚国也并非是秋毫无犯,但说到底,颍水郡的局部战争不过只是楚暘城君熊拓的独断,并不能代表整个楚国对大魏的态度。
“应该不会。”礼部尚书社宥闻言摇摇头说道:“昔日南宫降我大魏,逼迫宋王退位,早已为宋人所不齿,陛下当初使南宫治理宋地,一来是借助他宋人的身份,不至于使宋民太过于抵触我大魏,二来,也是明知此人不可能得到民心……他已背主一回,若再次背叛我大魏转投齐王,相信齐王也不会信任他。”
见虞子启默然不语,兵部尚书李鬻感慨地说道:“并非是不敢打,而是不能打……除非我大魏取得大捷,威慑于韩。否则,即便是驱逐了楚军,还会迎来韩国的军队,与其被韩、楚夹攻,撼动我大魏根基,还不如眼下就向楚国求和。”
毕竟远交近攻嘛,如今的楚国要想继续扩大疆域,就只有找魏国或者齐国。
“不打就求和么?”中书左丞蔺玉阳皱眉问道。
相比较而言,如今的魏国实力并不如齐、鲁,这无疑会是楚国北上争霸一个相对较为容易的突破口。
“打是要打,但不能够打出楚军的火气来,只是向楚国表示我大魏死守疆土的决心……”说到这里,兵部尚书李鬻转头对天子建议道:“楚暘城君熊拓,其所求不过是宋郡,而对于宋郡,陛下也清楚,宋人对亡国一事仍耿耿于怀,屡屡有人密谋作乱,意图复国,而原宋国降将南宫,此人借口自保,拥兵自重,虽无明确证据,但臣并不信任此人……臣以为,不如割让宋郡之内一些远离我大魏的城池,让于楚国,将宋人对我大魏的不满,转嫁于楚。”
楚国正式对魏宣战,这件事非同小可。
诸朝臣们纷纷点头。
毕竟魏、宋、鲁、齐,是与楚国接壤的四个国家,宋国已经被灭,而鲁国这个不大不小的国家,历来都是齐国的附庸、盟友,一旦开战,楚国必将迎来齐、鲁联军。
“宋地……”魏天子的眼神有些挣扎,毕竟攻灭宋国那可是他做皇帝后最为得意的一件事,岂能轻易割舍?
但话说回来,魏国终归是坐拥四郡之地的大国,若是能在这个富饶的国家啃下一块肉来,楚国那也是不会绝对拒绝的。
见天子面露犹豫之色,兵部尚书李鬻低声劝道:“宋地,几乎全暴露在楚国眼皮底下,又与鲁国接壤,昔日鲁国虽与宋国不合,但终归有个齐、鲁、宋的三国盟约在,陛下联手楚暘城君熊拓攻灭鲁国,显然齐王对我大魏亦抱有恨意,这些年来,指使鲁人在宋地生事,挑唆宋人对我大魏的不满,臣以为,不如将宋地与鲁接壤的那些城池割让给楚国,一来可将宋人对我大魏的不满转嫁于楚,二来,有楚国隔断了齐、鲁与宋地的联系,或可减低两国对宋地的挑唆影响。”
如果楚国与魏国的仇恨,大部分局限于楚暘城君熊拓与魏天子的恨意,那么对于整个楚国来说,齐国才是楚国发誓不共戴天的仇敌,毕竟后者主持的三国联军,曾经险些迫使楚王不得已要迁移都城,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