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中阳行宫
又聊了几句后,赵弘润便与襄王弘璟分别了。
他俩口中的“病已”,即是襄王弘璟的表兄弟“刘病已”。
不过按照魏国的习俗,魏天子与随同的后妃并非是居住在“中宫”,而是住在靠北面的“坎宫”,毕竟“北”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尊位。
这事,恐怕还真是少有的出乎襄王弘璟意料的事——当初他派表兄弟刘病已去汾阴时,只考虑到这位表兄弟虽然身体状况不好,但聪明伶俐、足智多谋,不至于会引起眼前这个兄弟的恶感,这才派他前往,可没想到,刘病已也不知被汾阴令寇正灌了什么迷魂汤,居然一去不返,直到现在还呆在汾阴,与寇正一同整顿汾阴县。
整个中阳猎宫,当初借鉴了九宫阵型而建设,即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一共九座宫殿,仿佛众星捧月般,将“中宫”拱卫在正中央。
起初每每想到此事,襄王弘璟就感觉有些牙疼:平白无故的,给赵弘润送了一名逸才,而这名逸才,居然还是他赵弘璟的表兄弟,打不好打、骂不好骂,委实头疼。
“对了,三王兄,这次刘介先生不曾前来么?”赵弘润突兀地岔开了话题。
而除了“中宫”与“坎宫”外,东北方向的“艮宫”,曾经是属于东宫太子赵弘礼的殿阁,而如今因为东宫之位暂时空悬的关系,这座宫殿在这次皇狩中空置,并没有迎来它的主人。
襄王弘璟愣了愣,随即笑着说道:“刘介不喜狩猎,呆在大梁了。”说到这里,他斟酌了一下,问道:“弘润,病已据说还在汾阴?”
还别说,魏天子的收藏还真的颇为丰富,猛虎、熊罴、豺豹、飞禽,琳琅满目,尤其是在经过特殊的加工后,那些仿佛标本似的野兽尸体大抵都能保持生前的凶恶,因此难免会唬地沈淑妃与乌贵嫔花容失色,不由自主地靠近了魏天子,这让魏天子得到了莫大的满足。
听闻此言,赵弘润笑着说道:“三王兄可别误会,我可没有用绳索绑着病已兄,不让他回中阳。”说着,他收起了玩笑的表情,诚恳地说道:“病已兄是一位大才,寇正亦这般认为,因此,寇正希望病已兄助他一臂之力,合力整顿汾阴。不过三王兄放心,倘若病已兄有朝一日想要离开汾阴,绝不会有人阻拦。”
而随同魏天子一同前来的那些内侍监的太监们,则按照旧有的规矩,安排此番参与皇狩的人员入住行宫内的殿阁。
不过后来他转念一想,倒也释然了,认为刘病已留在寇正身边,也没什么不好。
抵达中阳猎宫的当晚,护卫皇狩队伍的三千浚水军与八百禁卫军,便从“阳武军”手中接管了行宫的防务。
毕竟论亲疏,刘病已首先是他赵弘璟的表兄弟,其次才是其他。再者,庆王弘信也不能说就能稳稳地搬倒雍王,倘若日后的事态与他赵弘璟的预测有何出入的话,到时候通过刘病已的关系,走一走眼前这位兄弟的路子,使他避免被雍王弘誉秋后算账,这也未尝是一件坏事。
暂时不说大梁,且说中阳猎宫这边。
这不,在入住行宫之后,魏天子便带着沈淑妃与乌贵嫔到离宫观赏他的私人收藏,毕竟沈淑妃与乌贵嫔还是首次来到中阳行宫。
“唔。”襄王弘璟闻言点了点头,说道:“病已从小身体不好,这方面还请弘润叫人多多照顾。”
值得一提的是,“坎宫”的偏殿还有一处魏天子陈列历来皇狩期间成果的展览区,历年来但凡是魏天子亲手或参与猎杀的大型猎物,都会在经过特殊手法的加工后,将一具具仿佛活体标本似的展览品陈列于此,这个习俗最高诞生于先代魏国君王赵慷。
“三王兄放心。”赵弘润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而“中宫”,实际上是一座宴客的场所,殿内主厅的空间非常大,据说先代魏国君王赵慷最多一次曾在这里宴请数千名参与狩猎的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