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9章 三王起兵
其余听说这则消息的诸庆王党贵族们,亦纷纷向庆王弘信祝贺。
于是乎,庆王弘信在当日就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到了桓王赵弘宣手中。
听到这则消息时,庆王赵弘信欢喜地几乎从卧榻上跳了起来。
当得知兄长赵弘润在逃离大梁时遇害后,桓王赵弘宣惊怒地满身冒汗,于行军途中怒声骂道:“本王誓杀赵弘誉!”
果然,没过两日,庆王弘信留守在大梁的奸细,便送回了一条对于庆王党来说至关重要的情报:肃王赵润被太子赵誉派禁卫军软禁。
因为考虑到他这则檄文的信服度没有太子弘誉那则来得高,因此,庆王弘信唯有想办法拉拢诸兄弟,借此来挽回劣势。
恐怕在整个魏国内,也只有肃王赵弘润这个暘城君熊拓的妹夫,才能在得罪了后者之后,双方依旧能相安无事。
随即,他率领与诸贵族组成“庆王军”,朝着大梁开拔。
而如今,没有了肃王赵弘润压着暘城君熊拓,庆王弘信实在没有把握能稳定局势。
于是在次日,庆王弘信便喊出了“讨逆兄、清君侧”的口号,矫诏冒称得到了他们父皇暗中命人送来的诏书,斥责太子弘誉大逆不道,软禁父皇、企图篡位夺权,就连肃王赵弘润遭到软禁一事,庆王弘信亦写入了声讨太子弘誉的檄文中。
随即,桓王赵弘宣便下令诸军急行军。
其实这番话,庆王弘信没有丝毫依据,说白了他只是在信口胡诌而已,但还别说,这一番话他还恰恰说到了重点,至少在座的贵族们都暗暗点头。
尽管庆王赵弘信也好,桓王赵弘宣以及燕王赵弘疆也罢,都没敢将“肃王赵弘润在逃离大梁时遇害”的消息传开,但这件事,还是难免在魏国国内逐渐传开了。
庆王弘信心中暗骂了一句,却依旧信誓旦旦地说道:“那又怎样?……老八这个人,最认死理,赵弘誉是他曾经支持的人,因此无论如何,老八也会忍着,但是待等他忍无可忍……”
因为他知道,一旦他八弟身故的消息传来,楚国是肯定会设法介入的。
当日,庆王弘信再次与的庆王党诸贵族商量后,决定先下手为强,率先对大梁展开攻势。
想到这里,庆王弘信非但不敢将这件事传开,还得帮忙遮掩、封锁消息,至少在他攻入大梁,取代太子弘誉把持朝政前,他绝对不希望秦国或者楚国介入这件事。
“事不宜迟,即刻出兵!”
当然,写一封信将这件事告诉桓王赵弘宣,这还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