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东雍之争(六)
更何况,就算他赵弘誉扳倒东宫上位,也不至于对面前这位八弟下手。
要知道,东宫党与东宫,这两者是意义是截然不同的,似东宫这般,在没有与那些支持他的贵族商议的情况下,贸然替他东宫一党表态,将所有在北疆的所得上缴给朝廷,这很容易引起那些贵族的反感。
可问题是,对面这位八弟,怎么看也不像是趋炎附势的人啊。
真以为那些贵族是急公好义的义士?
相信这一点,对面这位八弟也是心知肚明。
因为那是先代魏国君王封赏出去的,除非原阳王、成陵王这些人想不开,公然反叛魏国,否则,垂拱殿与朝廷,几乎是没办法用正当手段拿回来的,因为这是也算是“违背祖制”,说白了就是打先王耳光,纵使是历代魏国君王也吃罪不起。
毕竟,倘若东宫党早就商议出结果,他们早在雍王弘誉出招之前就有所行动了——倘若是东宫党第一个将在北疆的所得上缴给朝廷,哪怕他们只上缴一部分,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没有办法而已!
是的,最根本的原因,只是因为雍王弘誉抢先一步,将所有在北疆的所得上缴了朝廷。
先代君王将封邑赏赐出去,后代君王要拿回来,那可是极其不易的,真以为垂拱殿与朝廷不想收回原阳王、成陵王等人的封邑?
为了组建北一军,东宫党那些贵族不知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就指望着在北疆战役中挽回损失,顺便捞一些功勋,可如今东宫急着将他们吞到嘴里的肉捐赠给了朝廷,他们还不得闹起来?
雍王弘誉听了这话愣了一下,说实话,其实就目前的局势来说,有没有面前这位八弟的帮衬,他都有把握扳倒东宫。
事实证明,赵弘润的猜测果然不假。
听闻雍王的玩笑,赵弘润也不在意,顺势说道:“啊,小弟此番前来,就是想与王兄商量商量,如何踹东宫一脚,博取王兄的善意。”
这一步落后,可谓是步步落后。
这是当代魏天子册封的,意味着无论哪位皇子日后继承了魏国君王的位置,哪怕再看赵弘润不爽,将其逐出大梁,赵弘润仍然有可落脚的封邑。
“看来是东宫擅做主张、想来个先斩后奏……唔,周昪是雍王的人,肯定会想方设法,让东宫的处境变得更糟……”
肃王赵弘润,这位曾经的八皇子,如今在魏国可不是一般地位,俨然已成为姬姓赵氏王族年轻一辈的旗帜,更要紧的是,这位肃王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封邑——商水邑(郡)。
赵弘润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心下冷笑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