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9章 母子相见
正因为这样,王寓后来花了许多银子,这才将女儿王娡弄到了当时的东宫,侍奉前太子赵元伷与太子妃崔氏。
要做到这一点,常规的办法就是好好教育族内的子侄,一旦其中出现一位了不得的俊杰,日后位列高官、光耀门楣,就能带动整个家族。
而此时在凤仪殿的内殿,王皇后正在寝居内一脸疲倦地揉着额角。
而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捷径,那就是将女儿送入皇宫,一旦女儿受到了魏王的宠幸,这对于整个家族来说,亦是一件受益匪浅的事——虽然“献女”之事说出来难听,但却是屡见不鲜的事。
低了低头,冯卢转身走入了内室。
但遗憾的是,当时王氏一门的社会地位,还不够这个资格。别说是侍奉当时的魏王赵慷,就算是侍奉当时的皇子,即赵元偲、赵元佲、赵元俼这一辈的皇子,都不够资格。
因此,虽然失去了国家与王位,但因为仍能拥有优越的生活与崇高的社会地位,郑氏逐渐也接受了“臣”的新身份。
就在王皇后暗暗叹息时,大太监冯卢走了进来,小声说道:“启禀皇后,雍王殿下求见。”
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姬赵氏宽容的对待下,郑氏仍能保留很大的财力与社会地位,成为当时郑城一带的名门望族——现如今担任吏部右侍郎的郑图,便是出身郑城郑氏。
毕竟郑城乃是古郑国的都城,是魏国国内并不亚于大梁几分的大城,而泫氏、长平算是什么?难听点说,那就是僻远之地,虽然那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别看近二十几年,魏人一提到郑城便联想到“郑城王氏”,但在当时,王氏在郑氏面前完全不够看,只不过后来会有这翻天覆地的改变,只是因为王氏出了一位皇后,一位辅佐魏王赵元偲顺利夺位的皇后。
“殿下稍歇,容老奴前去通禀。”
想当初,魏王赵元偲与沈淑妃准备安排儿子赵弘润的婚事时,那些女子哪个不是出身百年名门望族?不是旧梁、旧郑王室后裔,就是像成陵王赵燊、安平侯赵郯等姬赵氏分家王侯的女儿或侄女,当时的郑城王氏算得了什么?
冯卢脸上的笑容稍稍僵了一下,不留痕迹地稍稍看了一眼雍王弘誉,心下暗暗想道:这位殿下的自尊心,比预想的更为强韧。
因此,王寓退而求其次,花费了一笔钱,打通了些关节,将女儿王娡送入宫内当宫女,若是运气被魏王赵慷看上那当然是最好,否则的话,女儿能在宫内担任女官,这也是一件好事。
“王皇后……?”
虽然从长远考虑,将家业搬至上党郡发展更加有利,但面子上终归是过不去的。
起初的王氏,也就是王寓堪堪继任王氏家主的时候,整个家族的族人(男丁)也不过二十几人,无论是财力与势力,在郑城都不算是拔尖。
这也难怪,毕竟在这件事上,王皇后等同于是戏耍了所有人,包括自己的娘家、郑城王氏——别忘了,当初因为鼎力支持长皇子赵弘礼,郑城王氏可是落到了变卖郑城的祖业,狼狈迁到上党郡泫氏、长平一带的局面。
但那时的王寓,却与其他许许多多中下等贵族世家一样,梦想着有朝一日兴旺家族,使自己的家族成为魏国的大贵族。
因为方才,她的老父亲王寓,狠狠将她训斥了一番,险些弄到父女二人断绝关系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