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变故(一)
因为短短两日,魏武军、肃王军的战损人数便已高达万人,虽说武安韩军的损失还要在这个数字之上,赵弘润亦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事实上,近几日的战况不止赵弘润这边感到难受,其实韩军那边一样难受,毕竟战况僵持,这是建立于双方军队谁也奈何不了对方的前提下。
通过这两次交锋,赵弘润已清楚认识到韩军的实力,这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就算他可以重创甚至击溃对面的武安韩军,他魏军恐怕亦会相应地蒙受巨大的损失。
而让李睦、马奢、暴鸢等人感到忧心的是,魏军并非只是单纯在高墙一带建造长城,甚至于,种种迹象表明魏军企图在此修筑要塞,建造粮仓。
不过最终,魏军还是凭着稍占上风的优势,将高墙重新夺回,使得武安韩军不得不退回条岭。
对此赵弘润并不感到奇怪。
反复思考了足足一宿,最终,赵弘润选择了“以微小代价赢得胜利”,放弃原先准备与韩军硬碰硬的打算,决定将这场战事拖到入秋。
只可惜,南梁王赵元佐与姜鄙的这个战略却遭到了太原守军的阻击:在马陵,南梁王赵元佐碰到了“阳邑侯韩徐”;而在平周、百邑一带,将军姜鄙则遭到了太原郡将领“乐成”的阻击。
于是从七月初起,整整十余日,魏军不再主动出击,转而忙碌于继续在高墙一带修筑防御,或者干脆点说,修筑长城。
而另外一则却是说北三军统帅姜鄙,这位在廉驳手中吃了大亏的将军,为了响应南梁王赵元佐进攻太原的战略,忍着伤病、强打精神,再次挥军攻打太原,意图与南梁王赵元佐对太原郡两面夹击。
这意味着什么?
不得不说,太原军、渔阳军、上谷军这三支韩国边军确实强悍,以至于就算是肃王军的兵将们,短时间内也难以占据优势,以至于这场战斗打到后半阶段,已演变成纯粹的消耗战。
在得知此事后,武安韩军再次起兵攻打高墙,但是这次,由于魏军已将投石车、连弩车等战争兵器转移到那堵长城之上,以至于韩军还未接近高墙,就已损失惨重。
其中一则战报是说南梁王赵元佐的,这位赵弘润的三伯已攻克壶关,且顺势往北,在穿过了上党北部山区后,逼近“太原马陵”。
“魏公子润这是铁了心要将邯郸据为己有?”
就在赵弘润苦苦思索对策之际,他忽然收到两则战报。
在军议会上,釐侯韩武大发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