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昌邑之战(一)
在眺望了一阵城外的楚军后,崔咏皱着眉头说道。
是的,在越国向楚国臣服之后,上将项娈与他麾下的昭关军,也被释放了,终于无需再镇守在楚越边界。
“相比较前几日的攻城,今日出动的楚军,似乎人数更多啊。”
而同时被释放的,还有越国的东瓯军,一支实力毫不逊色楚国正军的越国军队。
至于昌邑县的县令简覜,其实就是昌邑县当地的望族“简氏一族”的家主,在当年昌邑一族被张启功派黑鸦众屠尽、并将这件事嫁祸给北亳军之后,简覜便逐渐跟崔咏走到了一起,而崔咏也借助这些人的声势,将他极其厌恶的张启功给赶回了朝中——他无法接受张启功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恶劣行为。
崔咏有些想不通。
他发现,今日负责攻打他昌邑东城门的军队,似乎是个生面孔。
“莫非楚军已得知我国正在猛攻韩国?可……时间对不上吧?楚军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得知韩国那边的消息?”
因为这支楚军真的很陌生,旗帜上亦只有寥寥几个字而已:楚、昭关、项。
纵使崔咏亦是聪慧之人,但对此亦是一头雾水。
“呜呜——”
简单地说,崔咏除了没有兵权以外,其实跟“宋郡郡守”也没多大区别。
“呜呜——”
正是这个原因,即便伪宋覆灭,北亳军首领向軱以自杀谢罪,使宋郡并入魏国版图之后,朝廷考虑到宋郡民众对崔咏的信赖,并非将其召回朝中,而是继续叫崔咏主持宋郡的大小事务。
他并不知晓,那是与其兄项末同为楚国上将的项娈的军队——原昭关驻军。
为何呢?
至于这支楚军的实力如何,就看当初项娈跟越国的战争就能明白:这支一支曾几次镇压越国东瓯军,使越国不敢与其正面交锋,只能退到深山密林跟项娈打游击骚扰战的楚国精锐。
他感觉地出来,对面的楚军似乎有点心急,仿佛恨不得立刻攻陷他昌邑。
虽不好说“昭关驻军”是楚国最精锐的军队,更甚于项娈他兄长项末当初驻守在“符离塞”的军队,但绝对称得上是楚东名列三甲的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