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窥视
这让桓虎有些犹豫。
当时,沈彧曾劝说陈狩离开桓虎,重新回到魏国,他担保其君主赵润必定会重用陈狩,但陈狩并未同意,一来他与桓虎相处十几年,确实已有一份难以割舍的兄弟之情,二来,他觉得魏国会妨碍他向楚国报仇,报当年的杀父之仇。
可在后来的十几年内,桓虎先后在宋郡、鲁国,看着魏公子润成为魏国的君主,且统率魏国日益强大,强大到令中原诸国都渐渐感到战栗,此时桓虎只能承认,这赵润,的确是少有的雄主!
似桓虎这种人,其实是可以用利益来收买的,但前提是,想要收服这样一个桀骜不驯的恶寇,首先你得足够强大,否则,就会像老鲁王公输磐那般,被这头恶虎反噬。
但很可惜,当时他与魏国的关系,已经不再是他是否愿意投效、而是魏国是否肯容纳他的问题——当年在杀死南宫垚之后,桓虎就用南宫垚的首级向魏国示好,试图借此投诚于魏国,但遗憾的是,魏国并未接纳他。
想到这里,魏王赵润便叫沈彧保持与陈狩的联系,并想办法策反陈狩以及桓虎——策反的对象之所以包括桓虎,一来是这个桓虎那些年在鲁国非常抢眼,前后击退楚国的新阳君项培与上将军项末,颇有能力,再者,观其借鲁国被楚军进犯,趁机抢占了薛城,成为了鲁国的割据势力,赵润就猜到桓虎对鲁国其实并无忠心可言。
原因很简单,因为桓虎曾经袭击过魏国先王赵偲,除非他天大的贡献于魏国,否则,魏国这辈子都不会接纳他。
他多么希望他日能光明正大,以儿子的身份去拜祭父亲。
毕竟他父亲陈炳那可是魏国的英雄之一,尤其是在小说家所著的《轶谈》中,形象更是光辉正面,而他呢?却是魏国朝廷通缉的要犯。
因此,当魏国递出善意时,陈狩就已经心动了。
若是有机会的话,他当然愿意重归魏国,而不是像这几年那般,在前往召陵县,到当地官府为他父亲陈炳所建造的祠堂时,包括瞻仰父亲那尊立于城内的雕像时,还得偷偷摸摸,不敢声张——倒不是畏惧召陵县的守兵,而是怕给父亲的声誉抹黑。
这件事,他并没有瞒着桓虎,当天就将魏国联络他的事告诉了桓虎,桓虎听闻此事后暗暗咋舌。
此时,魏国与楚国的关系,其实早已经埋下了决裂的隐患,因此,魏王赵润在收到沈彧的书信后心中微动:桓虎、陈狩二人,已在鲁国具有了不小的势力,倘若能策反这两人,或能在日后有所大用。
而桓虎也清楚这点,是故这些年来小心经营他在鲁国的势力,彻底放弃了投靠魏国打算。
后来,待等沈彧返回商水时,曾向魏王赵润写了一封书信,在信中讲述了他与陈狩相见的过程,并猜测,陈狩对魏国仍有一份感情在。
可没想到,魏国却主动向他递出了善意。
再者,他不保证魏王赵润是否愿意宽恕他与桓虎。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陈狩心中亦是颇为心动。
说实话,桓虎并不反对投靠魏国。
数日后,沈彧在商水收到了赵润的书信,又惊又喜,连忙派人联络陈狩,将其魏国君主赵润的态度告知后者:只要你能说服桓虎投靠魏国,并在之后立下功勋,则你与桓虎此前在魏国的一切罪行,既往不咎。
曾几何时,他对那位“魏公子润”不屑一顾,认为对方只不过是一个徒有虚名的魏国王室子弟而已,若是脱去了这层关系,未必能有什么能耐。
而赵润,自认为他魏国足够强大,足以让桓虎循规蹈矩。